寻找神秘作家旦旦:解读清华大学科幻协会“旦旦”系列幻想故事

2021年12月,清华大学科幻协会的精品会刊《无名者之国》正式出版,书中收入了雪糕写于2019年的小说《寻找旦旦》,作品记录了一群科幻协会古早社员在深夜的围炉夜话,追溯一位神秘作家“旦旦”真实身份的往事,而旦旦所创作的作品正在“大清幻协”微信公众号上不间断发布,笔者借此机会试图探寻旦旦背后的神秘面纱。目前已公开的作品有:

受访者:旦旦(清华大学科幻协会原创部创建人)
采访者:河流
采访时间:2022年5月28日

有关个人

河流:旦旦老师您好!首先祝贺精品会刊《无名者之国》在去年12月正式出版,之前就看过此前粉丝会刊中“寻找”系列里折刀的《寻找杨枫》,这篇小说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也很荣幸今天能邀请您来参与本次采访,一方面是想更进一步地向大家介绍“旦旦”系列世界观,另一方面也想和您聊一聊有关写作上的事情,还请您不吝赐教。您最早是怎样接触科幻的?加入科幻协会的契机是什么?有无任职?印象最深的事情是什么?现在再回过头看科幻协会有何感触?

旦旦:把科幻的定义放宽,我三岁看《天线宝宝》就接触科幻了。其实在上大学前我并没有“文学有类型”这一概念,对我来说都只是故事而已,无非是些有意思和没意思的故事,比如爱情故事、动脑的故事、看着爽的故事、都市故事、乡村故事、过去的故事、经典故事等等……我接受一切故事的展开形式,那时也有偏爱,本能地更喜欢“非日常”的故事,直到加入科幻协会,回顾阅读与观影经验才开始有意识地去区分。

加入科幻协会的目的很简单,纯属刚进大学的学生想展开灿烂青春的广撒网行为。关于任职,我加入幻协那会还不存在分工这件事,当时幻协正处于周期性萧条的时候,线下开会常驻包括我在内只有三个人,偶尔还会出现另外三个人,半学期内除招新和约饭外没有其他任何活动,后面协会人数慢慢变多才有了管理上的分工。我一开始是做宣传文案,后来创建原创部当了一年部长,初创时好像叫脑洞部,其实也没管什么事,就只是埋头写稿了。
回过头来看,加入幻协后同幻协成员一起成长的时间虽然并没有占据我大学生活的一半,但在记忆里,它的重要性已经远远超过了其他事物。

2021年12月,清华大学科幻协会会刊《无名者之国》出版
2021年12月,清华大学科幻协会会刊《无名者之国》出版

河流:您还参加过京津冀高校科幻聚会,可以讲讲参加这些活动的感受吗?能否谈谈科幻协会原创部的历史?您怎样看待杨枫老师对幻协原创部的意义?对于这一点,我们目前仅知道他整合了原创部和翻译部的力量。

旦旦:京津冀高校科幻聚会办得非常好,给协会带来了很多资源。可惜我社恐,不喜欢主动去认识人,就是聚餐,和认识的人玩玩,感受浅薄就不多谈了。

协会原创部的历史得结合协会历史谈,让我们从2014年春季招新开始说起。之前提到加入协会时线下例会情况惨淡,半年几乎没有活动,那是2013年下半年。2014年春季招新时情况开始有所好转,因为我们招到了女王(Queen),她是一位行动力极强的学姐,可以说没有她就没有协会的今天。

她入会后观察了一段时间,毫不费力地取得了所有人的支持,在还没换届的情况下取代会长成为幻协的实际指挥者,2014年全年和2015年上半学年,协会在女王的带领下举办了几次大活动和无数小活动,京津冀高校科幻联盟也在2014年5月建立起来。

我还当了一年协会财务,当时会费是拿塑料袋装着的,最初的时候不到八百块,后来协会的会费就有几千了,人越来越多,会费也越来越多,这才有了各部门建立的基础。

2015年下半年,女王卸任,人人网式微,微信公众号兴起,幻协就也办了一个。

看见协会一副欣欣向荣的样子,我提出了一个“脑洞部管理办法”,之前办过一两次小型征文活动,希望能维持有偿征稿的形式给公众号持续供文。不过管理办法没通过,脑洞部转变成原创部,我和副部长就开始持续给公众号供稿,这段时间的原创部人不多,写稿看稿的来来回回就那么几个,基本每周一更,这样持续了大概一年后,直到我大四原创部人数才慢慢涨了起来,能够在内部举办命题征文创作,这段时间公众号主要靠的就是部员的创作内容撑着。

再后来杨枫来了,他是幻协发展的第二个重要因素,没有杨枫就不可能有会刊出版这件事。他一来整合了翻译部和原创部的力量,让翻译部活了起来,每周或两周开一次原创部例会,促进幻协原创的积极性;二来是引进外协力量,凭借个人魅力和写作能力将雪糕和时眠等几个好些能写的人吸引过来给幻协供稿;三来是推进了出版这件事。当然,也有当时协会会长的帮助,但我已经毕业了,具体怎么推进并不清楚,总地来说,他把原创部从“自娱自乐”变成“让大众看见我们在自娱自乐”,令人感动。

清华大学科幻协会
清华大学科幻协会

河流:科幻协会的经历有没有给写作带来一些帮助?现在的主业是什么?是否使用业余时间创作科幻小说?

旦旦:有帮助,确定了创作方向和人物形象,锻炼了写作能力。目前在出版公司当编辑,主要是评审其他人的作品,其次是给公司原创项目写稿。私稿在写,但写得少,毕竟工作上的稿子还拖着写不完……

有关作品

河流:您发表作品时使用过两个笔名,一个是“旦旦”,另外一个是“司马”,他们之间有何关联?

旦旦:早期发表的时候并没有考虑过笔名这件事,就把网名当笔名用,后来有意识地切割成两个形象。“旦旦”是记录者,是随处可见的一个普通人,没有固定形象,没有固定的性格和过往;而“司马”的形象是长发风衣男,偶尔会出现在以“旦旦”为作者名的自述故事中,而旦旦只会是主角。在写非协会和非校园故事,特别是第三人称故事时,我用的笔名都是“司马”。

河流:艺术创作往往来源于现实,很多创作者的作品灵感都来源于日常生活。旦旦系列作品目前在“大清幻协”微信公众号上一共发布了七篇,《艳阳天》、《寻找四零三》、《怀北疗养院》,《漫谈——说一说在我老家,佛刻石像的情况》、《晚点火车》、《谪仙人》和《寻找<无名者之国>》,它们大多都是什么时候创作的?起源于什么灵感?有做规划还是无意为之?

旦旦:首先,似是而非是整个旦旦系列的主旋律,真实“旦旦”的故事和真实“旦旦”写的故事、虚假“旦旦”的故事和虚假“旦旦”写的故事混杂在一起,成为了这一系列作品,它并非一条坦途,而是一座遍布岔路和陷阱的迷宫。

旦旦系列是我以幻协成员和清华为背景创作的校园奇幻故事。我刚开始给原创部供稿的时候,全在练笔,什么都写,一周写一篇短篇,都是几百到几千字,给协会公众号续命。一共写了二十来篇,合起来叫“奇诡塔罗牌”系列,每篇一个主题,不过大部分是模仿作和同人作,玩梗严重,也没有有意以“旦旦”这个形象为主角。后来比较有意识地模仿森见,写一些基于现实世界和身边的人展开的科幻奇幻故事,这才开始在作品中出现“旦旦”,“四零三”,“虫子”这些形象。《寻找四零三》是可以激起人创作欲望的一篇,因为里面的“故事”和“形象”都是基于真实事件改编的。

再后面的稿子反而保留得比较少,主要是我毕业了,稿子不一定在协会发。不过基本上也是基于现实苦闷写出来的,比如《晚点火车》就是我在晚点了八个小时的火车上写出来的。

后面还在豆瓣写过一个社畜科幻,因为当时我住在一栋伸手差点能摸到天花板的学生公寓里读研究生,每天睁眼去工位做研究,读文献,下班就回宿舍休息,除此之外就没有其他的事情了。

《寻找<无名者之国>》并不是我写的,是另外一位成员项阳写的,可能是我的笔名被协会征用,故意而为的“伪作”。

河流:开组会可能确实比较疲惫,只能在工位守着,每天的日程都比较平淡乏味,于是很多科幻创作者就在这个时候写一些科幻小说,聊以自慰。很多创作者都是先有模仿,后加入属于自己的东西,从目前的感受上说,您觉得自己的作品有没有写出一些和之前不一样的新意?

旦旦:小说写出来发布,即使后来看写得烂那也是我的。我不如森见,当然也不如王小波(部分作品有模仿他),但写出来了很开心,这对不靠它挣钱的作者来说已经足够了;而挣钱就完全是另外一回事了,它与写作质量、自身能力和很多因素有关,目前我正在努力学习。

现在总是在想创作的三个阶段:如何创作“想写的故事”,如何创作“好故事”,如何创作“大众会喜欢的好故事”……大学时期结束时我还在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间徘徊,现在在思考第三阶段,但也还没有一个准确答案。

河流:《艳阳天》的背景大概在主角工作多年后,讲述了一个末日背景的科幻故事,由于人类大肆污染环境,所产生的污染物和阴霾彻底遮盖住了阳光,无法再被人们看见,太阳不再升起,地球开始濒临死亡,人类的生存环境也变得越来越恶劣,各种神教和人性的黑暗也被揭示出来;文中所幻想的贝拉吉斯大陆、日神殿、精灵、矮人、兽人、日神等元素都充斥着奇幻色彩。

面对恶劣的生存环境,主角无比希望能回到过去的“艳阳天”,可为时已晚,只能在奇幻小说中寻找慰藉,甚至寻求微矮人姑娘的帮助。从文笔上看,这篇小说仍有不少可精简之处,说明创作时间较早;小说的创作背景是北京严重的雾霾天气,假如雾霾真的浓到彻底将太阳遮盖住,那地球上必然会有一个人造太阳来继续维持人类的生存,人类会蜷缩在一个暗无天日的避护所里,而地球上的植物和动物因为没有光照而完全消失。您怎样看待小说中奇幻世界和现实世界的联系?能否从创作的角度上做一些解读?

旦旦:在《艳阳天》的这个故事中,“太阳”是一种希望,也是美好事物的象征。那个世界的环境好坏无足关键,北京乃至可能整个世界都被雾霾遮盖了,但那又怎样呢?太阳光并非不能抵达地球,只不过得更加散淡,天空白茫茫一片,看上去很单调而普通,仅此而已。

故事里的多数人并不在乎这一点,他们喜欢明媚的阳光,但不会为了阳光而去寻找根除雾霾的办法,有更多现实生活中的事正等着他们去做,要挣钱、生活、开会、假装相信明天会更好;即使太阳真的当空,一切也不会改变。

“我”所面对的困境并不是“恶劣的生活环境”,而是对“现实的生活环境”毫无激情,毫无趣味的现实生活,希望改变却又无法改变的无奈,在这般失望下开始了对“艳阳天”的幻想。最后,“我”回归了生活与枯燥,只能在幻想中保留一丝希望。

这篇小说的写作时间很早,那时我还在上大学,对社会和工作的想法都较为稚嫩,现在回看一些地方是对的,但大部分想法都浅薄了,可以认为这只是“旦旦”写的故事而已。

寻找神秘作家旦旦:解读清华大学科幻协会“旦旦”系列幻想故事

河流:《寻找四零三》讲述的是主角在校时的故事,主要描述主角由于某些政治因素影响而踏上寻找学校老成员“四零三”的历程,更像是一篇奇幻性质的悬疑寻人故事。“四零三”似乎和任何人都很相像,可能是女生,也可能是男生,她可以让人爱上她,也可以让人去反对现有的体系制度,也可以变成一种神教传教,但最后却发现这些幻想在疯狂的世界观下变得扭曲而真实,颇有些曼德拉效应的影子。

纯洁的爱情、永不停歇的地下电台、反抗专制的二十个秘密结社……这些元素都是对现有制度的反抗与希冀,或许“四零三”只是支持他们继续这样做下去的动力,又或许是一个真切存在的人。您怎样看待四零三在小说中的形象和意义?又怎样看待这样一个背景下的校团委?这篇小说同《谪仙人》似乎差不多,都是在描写一个事物,可以再谈谈“四零二”与“虫子”二者之间的共通之处吗?

旦旦:首先,有关“四零三”的故事全都是真实的——至少是基于真实事件改编的,而似是而非还真是这篇故事的主旋律。我笔下的“四零三”是真实存在的,只不过是他的所作所为夸张化记录到了故事中。我不会赋予他意义,因为故事便是意义本身。

校团委在系列故事中不做正事并阻止想做正事的人做事,这样才能少做少错——事实上,我希望这样一个官僚集团能离开我的小说,但很明显,主角们没法帮我达成心愿,还得遭受很多罪。

《寻找四零三》和《谪仙人》及本系列没有收录的《六分半便士协会》、《她存在》、《床医生》、《手》和《博士集中营》等小说,它们都是我以熟识的科幻协会成员为基础而构建的系列故事,其共同点是“真实”。这就是我所经历的青春,我所认识的人,他们自由却又被禁锢,或许正是这种虚假的“真实”感才让原创部开启了“寻找”系列的创作。故事的讲述者永远是“我”,但“我”就一定是“旦旦”吗?也许是,也许不是,请不要忘记,似是而非也是这个系列的主题之一。

寻找神秘作家旦旦:解读清华大学科幻协会“旦旦”系列幻想故事

河流:《怀北疗养院》是主角读博士时,因精神上的一些问题被送进了怀北疗养院,经常失忆导致他成为了一个乐观主义者,尽管如此,他也在努力寻回自己的记忆,却永远达不到寻回的真实。他渐渐发现,自己所阅读的一些书中人物实际上都由自己创作,自己也是一位作家。

主角曾写过一个基于现实背景的讽刺小说,地球人口疯长,人类大肆发射火箭,即便受伤也能很快痊愈,由于地球环境即将枯竭,人类准备离开地球到达新家园的故事。而同样地,王森先也和主角一样失去了过去的记忆,希望能在演绎途中寻找自我,主角也在这时离开了地球。您怎样看待人类在这篇小说中的形象?这与现实世界有何联系和意义?

旦旦:这篇小说是在看完王小波的《万寿寺》后基于人类个体永生和文明崩溃所创作的拙劣作品,可以将这个故事看做对“当代社会物质丰富但精神荒芜”的一种反思,也可以看做是一个研究生面对枯燥研究生活所提出的有关“一个人究竟要拥有怎样的情感才能支撑着度过一生”的浅显思考,不过除了多个时空的故事和主角失忆的点外几乎没什么相似之处。

在这个故事中,王森先,欧阳青松其实都是主角的前世,当然也可以不是,这不重要,由于寿命被极大地延长,主角不断失忆并度过一个又一个的别样人生,小说记录的是他最后一世寻找过去的故事。

河流:必须要说,《怀北疗养院》对寿命延长和主角失忆之间的关联似乎并没有做过多的强调,或许我们需要一种更合理的说法来阐述这一点,不过这篇小说较为平淡,虽然是最后一世,却始终还是和之前一样的记忆搜寻过程,缺少一种惊奇感。我们再谈谈《漫谈——说一说在我老家,佛刻石像的情况》主要讲述主角的爷爷在去世时举办的葬礼全景,小说中有关佛陀的描写较多,这说明和神教的关系也很大,相比于之前几篇作品而言,这篇小说描写也更加细腻,不过总感觉小说没有写完,文中死去的那些老人后来都怎么样了?为何会冒出青烟?能否说说您个人对这篇小说的解读?相对而言,这更像是一种古老的宗教仪式,也是一种腐朽的封建迷信。

旦旦:这篇小说的题目致敬了蜜搂佛《漫谈,说一说在我老家,庄稼种植的情况》一文;内容就真的是漫谈了,突然有一天梦见天空中出现由彩虹星光组成的小马形象,不知为何感动得醒来,这篇小说就是为了将我梦见的那幕写出来。

没有理由也没有暗指,如果非要说有什么创作理念,那可能是对童年回老家时漫长过程的怨念,以及对土葬——或者说对整个丧葬文化巨大荒诞感的不解与惊惧,我想通过文字形式将这种荒诞感传达给读者,最后再用星光小马来舒缓人心。

文中死去的那些老人后来都怎么样了?他们在坟墓里腐烂,与大地融为一体,每年正月初一时总会有人跋山涉水,在看不清字迹的墓碑面前将落叶与粗糙的黄色、彩色纸张点燃。

寻找神秘作家旦旦:解读清华大学科幻协会“旦旦”系列幻想故事

河流:原来这篇小说来源于过去的经历,也能理解为何使用了如此大的篇幅与笔墨进行各种各样的描写;《晚点火车》讲述主角在研究生时期所遇到的一件事情,文中的主角没能抓住一些机会,这导致他在毕业后为存款而发愁,机缘巧合下他坐上了一列火车,而这辆火车不停地晚点,10年,300年,500年甚至10000年,地球日新月异,而他也终于到站,到达了宇宙的尽头。您怎样看待驴在小说中的作用?为何说它是神圣的?红衣灰裙的姑娘在文中是一种怎样的意境?火车晚点这样长的时间,人类文明存活这么久,有没有想过在这一方面给出一个可能性的解释?不过这印证了您在上文中所说的,不为商业利益,自己写出来就行。

旦旦:其实驴本身并不重要,主角只是需要一个可以对话的形象,这个形象可以是“龙”、“虎”、“上帝”甚至“美人”,他与之对话的,是自己的内心,只不过火车停在了保定,那这个形象就是驴了。

红衣灰裙的姑娘可能象征着爱情,时间太久我也忘记了,总之应该是对未来的某种期待。与其说是科幻小说,它更像是一篇荒诞小说,主角坐上火车去读研究生,这一选择并非由他主动做出,而是被迫为之;他对未来迷茫,所以不知道在哪里下车,因此列车也没有停下,一直到他做出向前走的选择。

如果读者需要一个合理的解释,我觉得扮演“迷茫大学生”的说法不错,即“我”所知道的信息都是虚假的,“我”的时间观也受到操控,这只是一个略带迷幻色彩和叙诡的科幻故事而已。

如果读者不需要合理的解释,那么最后再次遇到驴才是“真”结局,即“我”没能走出迷茫,但直面内心与过去经历上的随波逐流,“我”可能只是一头驴,但我仍然选择前进,希望未来有人在等着我,即使她要将我抽筋扒皮,但起码还有人在等着我。

寻找神秘作家旦旦:解读清华大学科幻协会“旦旦”系列幻想故事

河流:总体而言,这六篇小说都是在描述一位名为“旦旦”作家的传奇故事。他做过侦探社社长,观察过小虫子,也坐过晚点火车,失去过记忆,送别过亲人,在工作多年后依然抱有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希冀,一直到乘坐火箭离开地球到达新家园,旦旦也只是地球上的一个普通人,他出生时人类科技高度发达,生存环境被人类破坏而变得恶劣,而他所能做的就是从有限的幻想世界中获取无限的精神慰藉,尽管它们在现实生活中并不存在,却反映了一些矛盾与现实。

从某种意义上说,我认为该系列根源上依然是科幻故事,文中的奇幻叙事只是为了衬托现实中的苍白无力,本质上依然是人类破坏环境而造成的一切恶果,无论怎么说都是幻想文学的范畴。同赛博朋克系列相比,尽管小说中人类的生存环境恶劣,但文中的“旦旦”却始终秉持“人们对世界是美好,和平且充满智慧与奇迹这一事实的坚定信念”,您怎样看待“旦旦”在小说中的乐观形象?小说的后续还会不会有“旦旦”到达其他星球后的故事?您目前对“旦旦”系列有何规划?未来会不会有其他社员持续加入到这一系列世界观的创作中?还会写其他类型的故事吗?

旦旦:坦白地说我并不关心环境,而科幻也不一定需要和现实世界挂钩,它也可以和现实的人挂钩,不是吗?我更想表达的是对人类生活状态的一种思考,虽然可能只是我本人:什么是人、是什么塑造了一个人、一个人应该为了什么而生等一系列问题。现实环境中很难将这些问题展开来讲,它们太过沉重,我也讲不好,所以选择创作轻松的故事来自问自答。

“旦旦”的乐观是一种嘲弄式的乐观。他喜欢他的朋友们与那些善良的陌生人,但又并不是特别喜欢他们,也包括他自己,因此在他人遭遇不幸时会随之难过,但也有余力站在旁观者的角度说一些风凉话,逗笑其他旁观者和自己来缓解一丝悲伤。

“旦旦”这个形象大部分情况下,我只会在之前提到的“四零三”和“谪仙人”系列使用,我还打算继续将这个系列写下去,毕竟还有朋友与青春没有被记录下来;有时间的话想练练绘画,做套简笔画绘本,不过现在工作有点杂没法抽出时间。

至于有没有其他社员想用这个形象,我个人是无所谓的;不过后续协会成员自行创作的“寻找”系列里所出现的都是属于他们的新角色,这很正常,也很好,对我们这些退出历史舞台的老成员而言,老老实实地成为过去传说故事里的一个名字就行,就不在新人的故事里添乱了。

河流:有没有写作方法与技巧可以给大家介绍一下的?不过创作是一个反复练笔的过程,经验再多也不如动手一试。有没有参加过翻译部的活动?

旦旦:对新人而言写就行了,多看小说多写,早期能把脑子里的故事完整写出来,没有病句和错别字就是成功,不要管好不好看合不合理,然后听取批评,从批评中进步。

对自认为不是新人的新人而言,把写好的故事发出来听听读者的批评。人物形象,对话,场景,动作,情绪铺垫,用词的简洁性与准确性等问题都是需要练习的。请注意,这还没到练习故事的节奏的时候,最好先把前面那些东西练到能看的程度,再去尝试挑战创作一篇吸引人的“故事”;更进一步的建议是把握整体故事的节奏;没有参加过翻译部,我不擅长外语,见到外语好的人就犯怵。

河流:感谢旦旦老师从百忙之中抽空参与本次有关“旦旦”系列作品的探讨,相信未来也会有更多同系列世界观作品涌现,希望本次访谈也能为更多的创作者提供一些更多角度上的思考。

原创文章,作者:河流,如若转载,请自行联系作者。

(0)
河流的头像河流零重力管理
上一篇 2022年5月29日
下一篇 2022年5月29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