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科幻大会结束后的收获——2023年中国科幻粉丝圈所留下的宝藏

世界科幻大会结束后的收获——2023年中国科幻粉丝圈所留下的宝藏

11月13日,我做了个梦。梦到凌晨3点在家里醒来,下楼后发现整个小区灯火通明,明明是晚上,大家却像在白天一样生活着。隔壁楼栋的亲戚搬着椅子出来唠嗑,很多穿着西服的男人在地下室打麻将和扑克。广场上的人流川流不息。我跟他们打招呼,问在哪里吃饭,他们说广场那边就有。

广场正前方的楼栋地下室里,灯火通明,很多快递员在搬运一个又一个货物,甚至有人在用机器装运奶茶,已经开始进行售卖了。

穿过这片楼层就来到了小区的超市(也是社区服务中心),整个装修特别豪华,回头望一望人海,问了身边的小哥才知道,原来昨天地球的时差和被外星球影响了,导致所有人都多睡了一天(也许外星人希望在一天时间内毫无察觉地入侵地球),于是他们只能提前在半夜把前一天的工作补上了。

梦醒后愕然不已,那些人类所遗失的时间和烟火气,最后都去了哪里呢?我们熬到深更半夜所做的那些工作,对身体所造成的伤害又去了哪里呢?那些荒无人烟的茅草屋和灯红酒绿的高楼大厦间,有多少城乡结合部在其中穿梭呢?有多少楼盘在被建设,又有多少砖瓦房在被推倒呢?那些地方现在还有人居住吗?世界上无时不刻发生着各种各样的事情,只是那么微微一探头便能寻出万紫千红来。

我想,世界科幻大会见闻也是一样的,有官方的活动也会有民间的聚会,有官僚的一面也会有真情的一面,而我作为编辑所要做的,不是要刻意隐藏哪一部分,而是将各种观点全面舒展开来,在不涉及政治和攻击性的前提下,做成这样一个纪念专题。

许多中国科幻迷在这次活动里留下了各种各样起伏不断的记忆,那么,这次大会/过去的大会对你而言的意义在哪里?除组委会主办的官方活动之外,有哪些令人感动的科幻迷故事和见闻?不妨借这次机会回忆回忆那些有趣、艰难、彷徨、趣味、经验、低落的瞬间。这其中可以谈论的话题有很多,包括但不限于:中国科幻迷对外国科幻迷的印象(第一次或多次)、聆听或主讲科幻沙龙的感受、科幻迷之间独立于大会官方活动外的情谊、国内外科幻迷之间的友谊、编辑与读者之间的故事、志愿者与幻迷之间的故事等等。

本次专题在稿件的排版与放置顺序上,不管你是科幻迷、学者、作家还是译者,不管你是中国作家还是外国作家,我们都采取随机的方式进行放置,希望大家能踊跃来稿。奖金4558元,在征集活动结束后平分给投稿者和转载作者,目的是鼓励国内科幻迷写出自己的视角,写出属于自己的那份叙事。本次专题还特别加入了5篇“历年大会经历”的介绍文章,让科幻迷们在深度体验本届大会的同时,也与往届大会能产生一定对比,感谢科幻作家王侃瑜在文章授权方面提供的帮助。

其中奖金赞助名单为:瓦力300元、youlika 200元、科幻光年1512元、张琦100元、邓天瑞30元、张潇1000元、赤道50元、DaDa黑鹅114元、宇文192元、大步100元、梁秋月100元、jlindsey200元、Sylvia100元、无冰可悦100元、王越100元、钟天心300元、蛋挞60元。

另外,本专题由我和零始真共同主编,各主编一半稿件,此前零始真在第8期和第13期参与过编辑审校,这是我们首次联合主编。2023年10月23日至12月16日,河流方面收到投稿31篇、转载11篇、外国9篇、往届大会转载5篇,共56篇。零始真方面收到投稿28篇和转载5篇,共33篇。共计原创59篇、转载21篇、外国9篇,共89篇。为使稿件得到平衡分配,我转交给零始真12篇稿件,各负责44篇和45篇文章。

张冉老师的文章和《三国志》对日韩科幻的文章因其出色的语言艺术,故无需进行任何形式的编辑,不标注审校者,于是我负责的文章数减2来到42篇。但活动截止后我又收到3篇超时文章,故加3回升到45篇,至此,我们二人的编辑数平衡了。后又多加5篇翻译文、宝树的诗歌和海漄的获奖感言,不进行额外编辑。本次专题所收入文章数为98篇,分成上、中、下3册,不算刊首语每册14万字,共计42万字。

最终76人共同平分了4558元,平均每人分得60元。其中华龙、拂石、韩松、零始真、河流、任青、顾备、吟光、杨贵福、陆秋槎、白云苍狗、高鸭要求将奖金捐至实体纪念,特此感谢。漫画家吴淼在世界科幻大会期间绘制了十余副与各种科幻人物相关的画作,插画家宫可可在大会期间为十余位科幻作家绘制了卡通图像,这也理应作为本次专题纪念的一部分进行留存,在获得本人同意后插入到本专题各文章中,特此致谢。

本专题封面封底均由科幻迷投票选出,共收到435人投出的1576票,票数依次为:第12号223票、第1号217票(第14期封面)、第4号156票(第14期封底)、第3号155票(第15期封底)、第6号135票(第15期封面)、第2号126票(第16期封面)、第13号123票、第15号97票、第8号88票(第16期封底)、第14号72票、第9号59票、第11号40票、第10号30票、第5号35票、第7号13票。

第13号、第15号和第14号都是AI封面,但经过讨论最终决定还是选用现实中的照片。第12号因版权问题无法使用,故依次类推,选择前六张可以使用的照片作为封面和封底。原本第8号因为清晰度过低的原因也无法使用,但科幻迷龙猫龙猫提供了一张同等视角但质量更高的照片,以此作为替换,作为第16期封底,同时第15期目录中的配图也由其提供。第14期封面、第14期封底、第15期封底和第16期封面均由科幻迷曹文君提供,第15期封面由中原工学院科幻协会创社社长李炎键提供。

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关于本届世界科幻大会,可能有不少科幻迷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有所微词。相信在大部分科幻迷的眼里,对科幻的印象除了小说和电影外,更多是以一种观众的形式存在的。可能科幻光年发了一条微博、未来局更新了一篇小说、科幻世界发布了微博转抽、科幻作家更新了动态、八光分文化发了微信公众号……许多事情在发展过程当中逐渐变成了一个又一个山头。但科幻是科幻迷之间的情谊连接,我们在众多爱好当中选择了科幻进行关注,只是因为总有科幻迷用真情触动大家,这本身就是一种科幻精神。

作为“科幻迷的粉丝”,我也被这样的精神所深深影响着。我们正是在这样的科幻精神当中前进,在中国科幻迷社群曲折断裂的发展与演变中书写独属于“科幻迷”自身的故事。作为一种爱好,也希望大家在世界科幻大会结束,享受完精彩的面基活动后,也能勇敢地继续在现实生活中前行下去,追寻属于自己人生的“英雄梦想”,成为自己的英雄。

回顾完大会,还需提及的是本刊的编辑事宜。近期有不少人找到我询问它未来的发展方向,可能是听说它得了雨果奖,觉得前途无量,但事实并非如此。雨果奖对中国而言,只有小说部分可以卖出高价影视版权——这也是目前中国科幻作家盈利的主要方式,甚至部分没有得到雨果奖的也能卖出高价,但这只是部分头部作者,大部分作者无法单靠稿费养活自己。

一定程度上我确实曾对科幻奖项的期望在“能否得到些奖金治病”,但雨果奖的非小说类奖项今年是其50余年历史上第一次由中国人获得,而它的具体情况大家也看到了。我并不考虑有多少非科幻迷阅读,也不考虑任何商业合作。实体纪念只是为了给那些有书香情结习惯看纸质书籍或者希望留下纪念的朋友们提供的。

毫不夸张地说,个人在科幻方面所收到的稿费都是从三年来正式发表的近10篇5000字文章里收到的,基本每篇文章1000元,都是非虚构的综述、评论或整理性文章,而这些稿费也完全被投入了更多活动的实际运营当中。我一直觉得应该打破人们对奖项的刻板认识与印象,不是得奖后就衣食无忧或前途无量,还有很多事情正等着我们去做。

此前一直在呼吁“各位科幻从业者写写自己的回忆录”,毕竟留下记录还保留史料的相关人士过少。可经济压力如此,工作压力如此,总要为生计而奔波的从业者们(不止科幻)的确难有时间去撰写文章。另一方面,年轻人满腔热血投入科幻后,因各种矛盾而受挫回归正常生活,也会导致这种现象出现。

指望在科幻行业里找一个职业养家糊口很难,我在过去三年期间所做的“零重力访谈”中所提及“大家不太愿意轻易回忆过去”这样的问题也因此有了一种说得过去的答案。毕竟在繁重的压力下,只有可能由“外人”找到当事人约定时间做访谈,再把访谈记录整理出来,相关历史才可能被还原出来。

这是我真正觉得悲伤的现状。并不是中国缺少中年科幻迷,也并不是中国缺少优质的科幻从业者,只是他们都埋没于工作当中、或是当年遇到分歧与矛盾后离开,变得难以或不愿发声。

我清楚高校科幻社团三年来三代人的变化,所以在大会上看到那么多科幻迷跑来,心里实则感到苦楚。一方面没想到这么多科幻迷在大会上来找我,另一方面感觉是赶着见最后一面,接着被迫投入到工作当中,就差说一句“相忘于江湖”了。事情的发展并不像媒体所说的那么风光,来的人越多说明要告别的人越来越多,也许第一次见面就是最后一次见面。

2022年也这样告别过很大一批人,现在事情正在按照预想中的那样发展着。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工作,每个科幻迷进入科幻圈都会进入一个梦,但梦总有醒的一天。我看到了科幻迷的热情,看到了一山更比一山高的重峦叠嶂,也看到了科幻行业被迫“用爱发电”的现状,也看到了无数冰山脚下的呐喊,在此向本届世界科幻大会提供了帮助、付出牺牲的科幻迷和从业者致以深深的敬意。

这里必须提及的是,几乎所有外国科幻作家都在文末感谢了橙子、婧如等人,他们真的付出太多。印象最深的是17日凌晨两点钟有外国科幻作家到机场,橙子立刻打车去接送。子旋更是负责了几十个外国科幻作家的有关工作,单反负责喜来登酒店的部分展览。希望以橙子为代表(子旋、单反、长君、赵师、大步等等隐姓埋名的英雄)为本次大会起到“基石”作用的同仁们也能好好休息,睡个安稳觉。

大会结束以后,有一些值得继续关注的粉丝公益项目依然在持续运营着。他们以公益的形式存在,且在相当一段时间内持续前行,踏出属于中国科幻迷的脚印。

小说练笔上有钟天心统计各种“??杯”的粉丝练笔平台。评论上有粉丝杂志《星云科幻评论》团队举办的“星云科幻评论训练营”;由一帆主持的“未必科幻工坊”也一直在举办“科幻评论未必奖”;为“科幻作者和读者打破最后一面墙”的“钝评奖”;还有迟卉的“大橘科幻”微信公众号评刊和“加特林改稿”,这都是为中国缺失的科幻评论补充力量的重要体现,可谓平凡而伟大。

研究上有为青年科幻学者提供支持的“青年储备人才”和“启航学者”项目;由天洛_奇主持联络学者举办讲座、对谈、整理学术资讯、发布月刊《中文科幻学术速递》(一种是论文月报,一种是杂志形式,月报稳定发布,杂志不定期出刊)的“中文科幻学术工坊”。

重庆大学李广益团队运营的“四十二史”微信公众号,推送最新的论文研究,发布《中国科幻月报》,出刊季刊《科幻研究通讯》,他们在2023年发布了许多学术成果。

还有此前由复旦大学教师吕广钊负责的“科幻研究在伦敦”,因其从英国留学归来的缘故改名“中国科幻巴别塔”,现已交由国内的一群青年学者继续运营,每月举办中国科幻作品研讨会,发布作品学术评论和研讨整理,部分文章也会合作发布在《科幻研究通讯》上。此外,还有深圳大学江玉琴老师“数字人文与科幻研究”和南京大学博士研究生的“科幻文学研究”也经常更新科幻论文。

至于资讯部分,除了上文提到的《中国科幻月报》以外,还有科幻迷布吉岛主持的《科幻江湖》月报,它定期在“科幻世界SFW”微信公众号上发布。中国科幻研究中心创刊的《世界科幻动态》招收了许多通讯员,他们分别是来自各国语言专业的学习者,但同时也是科幻迷,互相引进介绍世界各国的前沿科幻资讯。

科幻聚会方面假如以可持续性为基准,那就是成都市幻迷聚会活动“川TUO”科幻聚会和北京市前科幻社团成员聚会活动“科幻边界”最为代表性,都是重新踏上公交车的尝试。

最后是档案工作。由三丰等人发起致力于科幻资料电子化的“久隆计划”;由杨枫(天爵)发起致力于收录各种科幻出版数据的中文科幻数据库;由守护学徒发起的“学徒文库”科幻史料整理计划和粉丝杂志《科幻饭》;由我发起的“科幻维基留存”致力于保存过去重要的科幻文章和史料,包括中国科幻粉丝杂志、高校科幻社团资料等,《零重力报》也有这样的功能。

华文发起了一个致力于收集线下实体图书、三次搬迁地址“以贩养吸”的马门溪龙科幻图书馆;重庆大学的科幻图书馆去年刚开馆,现在有同学在稳定值班,欢迎大家前往参观或为他们提供历史资料和信息。

关于中国科幻迷这几年所做的工作,我一直在观察并记录,但只有这次写得如此酣畅淋漓,觉得看似构成了一个有关中国科幻迷运转的体系,他们互相影响,相辅相成,进而展现科幻迷的力量。由衷希望他们能继续运行下去,成为真正的“基石”。

感谢鲁般(特别是鲁般)、科幻光年、空调、赤道、单反和子旋。10月18日和21日两次在大会期间出现状况时,他们陪我度过了漫漫长夜,没有他们甚至更多人的帮助,我无法在大会期间把如此多的杂志发放到诸多作家手中。感谢所有的试读员,你们累计指出了大概500多处问题,像你们道一声,辛苦!

本次专题依然有不少“未能收录”的遗憾。知乎用户尘梦宇的《参加世界科幻大会记录》(10月30日)提及了部分与《三体》相关的参会视角,但未能得到作者授权。华文的《成都世界科幻大会,勾起了好多欲望》连载了2期(10月30日和11月1日)但未能完载。科幻光年在微博发过两段《成都世界科幻大会参会杂记》(10月18日)但是没有更新完整。

加拿大科幻作家罗伯特·索耶12月22日的《成都世界科幻大会报告》(Chengdu Worldcon Report)也是值得翻译的,但搜索到的时候已经来不及翻译,况且杂志也没有那么多版面可以放得下,故在此特别进行提及。

在经过各方比对和估算后,我大致确定本次大会参会嘉宾共有670人,中国嘉宾530人,外国嘉宾140人,可能还会浮动但基本是这样。本次大会还有许多嘉宾参加了panel但不在嘉宾名单上,以至于只能靠单日票进入会场的情况,这也是值得记录下来的。还有许许多多幻迷心中的感受与期盼深埋心中,这些思想灵光一现,伴随着我们的梦在现实中飘散。也许多年以后的今天,我们还会提起这次大会,也许我们也下了公交车一段时间,也准备跃跃欲试重新登车。

无论下车与否,我都希望你能通过科幻甚至是任何其他事物收获到属于自己人生的友谊和意义,交到天爵所言“即便离开科幻也依然能继续深交”的朋友,那将是科幻迷共同的宝贵财富,值得我们铭记一生。

2023年12月22日一稿

2024年1月15日二稿

零始真的说明

原定发表于《零重力报》(第14、15、16期)的我作的《中国科幻各圈层分析》(即“刊首语”),原定发表于《零重力报》第16期且排在该期最末的我作的《癸卯锦城幻会穿行要记(又题:入已知未知所,品新旧奇陌幻)》,均需进一步精益求精(含引入新视角、增补内容、考据事实等等),所以,我决定全撤稿并在进一步大修订后全发于日后的《零重力报》第19期。届时,还将发表我作的记录吴岩老师的某场在QQ群的交流活动的文章,这是对某段失落的幻迷活动史的较详打捞。这三篇文章或将首发于零重力科幻微信公众号。最后,致以真挚歉意,也望读者朋友们继续关注。

电子版下载

零重力报第14期和第15期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TelicSwSaUnx5a_sosW34A?pwd=2g7u
提取码:2g7u

零重力报016期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wQkXTUJKBH1VBSCHCkd9Fw?pwd=t3r4
提取码:t3r4

原创文章,作者:河流,如若转载,请自行联系作者。

(0)
河流的头像河流零重力管理
上一篇 2024年2月16日 下午8:55
下一篇 2024年2月17日 下午8:47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2条)

  • skyang的头像
    skyang 2024年2月22日 上午9:20

    请问,捐赠入口在哪里?谢谢

  • 瓦力的头像
    瓦力 2024年2月22日 下午7:37

    捐赠的话可以直接联系本文作者河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