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疫情时代社团活动展望:新冠肺炎大流行结束了吗?

后疫情时代社团活动展望:新冠肺炎大流行结束了吗?

2022年1月,笔者曾针对社团活跃情况进行过一次调研。2023年1月12日,在调研一周年之际,笔者再次对部分可联系上的受访者进行了一次回访,希望能了解大家对未来社团活动的看法。众所周知,各高校幻协《流浪地球2》包场活动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当中,其中大部分已经顺利举办,无论从疫情期间还是疫情后两种截然不同的活动形式,笔者都认为这份史料应当被放出,供各位社团成员参考。

河流:想问问大家还记不记得2022年1月的那份科幻协会调研问卷,我现在希望能简单回访下,您觉得现在社团和过去一年相比较,有没有什么不同之处。以及对于即将到来的第二轮新冠疫情大流行,您对未来的社团聚会持怎样的看法?如何防范聚会以后全员感染的风险?

西南大学钱启玥:社团比起去年来说更有发展潜力了,也更有活力了。去年我们做了错误的决策,导致经费耗费较大,但实际招新人数不多,因为很多人只是为了抽奖来的。今年没有线下百团,所有的社团都在线上招新,但还是招到好几个比较热心的同学,成为了干事。从前一个部门只有一个人,现在有两个人了,还是挺寒酸。不过这届主力军还是去年找到的。

我认为活动举办很看人的性格(不要社恐)。之后会更规范一些,我持乐观态度。去年由于做事的主要就是我和社长赵李润,所以能力有限,经费也有限,没有办什么活动。

有了更多的交流,可能未来办活动审批会容易些,并且公众号内容传播面可能会更广一些(因为老师答应可以可以让挂靠学院的公众号帮我们转发内容)。但是老师有点看重互联网大创这些有“效益”的活动,甚至给我说往这个方向多发展以期招新。我认为不妥,因为目前这是个兴趣社团,且人数也不够多。不过,他没有强迫,所以还没有什么大问题。

总的来说,协会在向规范化的方向发展。下学期应该能找到活动室,做好书籍整理,定期举办常规活动,划分部门职责。创新活动看运气,稍大活动的举办,如果公关可以的话,校内有两三个社团是有合作可能性的。

对未来社团聚会我持乐观态度。我认为可以聚餐活动,不过主要还是在游戏和社交。如果要聚餐,提前在公告中说明,如果生病建议不参与。虽然是第二波流行,但是我觉得病毒的毒性会有所减弱。

防范聚会感染的风险,我认为组织者可以带好消毒物品(如酒精或洗手液),成员们来的时候就做一个简单消毒,然后建议大家不摘口罩(社恐多的话可能也不会摘)。方式得当也没什么大问题。然后在活动前后都强调注意卫生和健康。我觉得这样做好基本关怀,就算感染生病也不至于埋怨协会吧。

山西大学桑塔树下:现在社团成员的活跃程度更高,主要是因为这一批的新生很活跃、很主动,所以想要组织活动的话也能得到适当的反馈,可以知道新生想要什么,虽然不一定能做到,但最起码清楚努力的方向了。以前人少,很难有反馈。总体来说在往更好的方向发展。

我个人一直是很小心的,所以对未来社团聚会的要求自然是安全第一,不过具体措施也需要和其他人商量,社团也不是我一人说了算,我个人的想法是先观望一段时间,看看第二轮疫情是否严重,安全的话就线下聚会,一旦出现状况,就参考高校幻协负责人联盟群里偷师学到的腾讯会议,遇事不决放电影(虽然没几个人来看吧)。

东华大学猹多酚:去年刚加入社团,虽然新人数有限,但还是办了正式的入社仪式,进行了阅读讨论会和集体观影。今年上半年则由于上海疫情,线下活动全灭,但线上和其他高校进行了一些虚构书籍、科幻拍卖的活动,效果非常好。下半年线下有所恢复,举办了社团快闪,和天文社、桌游社、推理社合办了活动,抱团取暖,入群人数较往年同期有明显增加。

所以今年的变化多在于和第三方势力的合作。2023年,线下逐渐恢复,开学后应该会有报复性的各种活动。若政策允许,那我们就可以先静观其变,看其他(热门)社团的活动情况。若他们出现大规模感染,而学校没有动作,则我们可以做好防护开办活动(毕竟人少风险也低),若他们没有出现大规模感染,那我们更可放心开办。总之,我对这个本土举办世界科幻大会的2023年充满信心。希望未来的日子不要辜负我的信任(笑)。

湖北大学高晓婧:从社团官方大群来看,我感觉群内现在(2023年年初)相比于一年前活跃了似乎活跃了一些,可能是因为最近猫小幻经常发一些讨论话题,(也可能是因为我更经常看群消息了…)另外,由于这一次我们学校社团招新不让收钱,以及我们现任社长(与科幻无关但)优秀的拉人方法,这一届招新似乎招到了不少人,这可能也是我感觉大群比之前活跃的原因之一。此外,社里新老管理人员借百团的契机聚在一起聊了聊社团发展管理相关的问题,之后社团建立了几个分群(电影、小说、游戏啥的),以供社团成员平时聊天交流,电影群还放了一两次电影,算是提高了活跃度。

未来的社团聚会嘛,主要还是得看社导(社团指导中心)的政策。我觉得防范感染风险这事,主要责任在学校。(虽然我不觉得在大学这样人流超密集,人口密度也超密集的地方能防得住)至于社团方面怎么防嘛…就跟普通的聚集活动一样,要求带好口罩+48小时核酸阴性。不过我现在不是管理层,这些也只能是期望。我觉得,如果开学之后大学不封校了,上课啥的也都恢复正常,社团举办线下活动的申请也应该恢复正常,不应该再以“非必要”为理由不让社团搞线下活动。

中国人民大学一染:与过去的不同:社团换届之后积极和消极的因素都有,就积极的一面而言,新任的两位管理层做事比较积极,组织了多次活动,并且争取到了社团活动室,拍摄了社团宣传短片。就消极的一面而言,之前几位老学长毕业后,社团部分活动出现了缺失,尤其是写作组的活动。这令我更加感受到社团运行对于个人的依赖以及制度化程度的不足。

2.关于未来的社团聚会:北京在最新发布的乙类乙管执行方案当中提到,未来在流行时期可能会有限制聚集的临时管控措施,这可能会对社团聚会产生一定影响,不过考虑到本社活动的规模较小,所以大部分情况下应该还好。且常态化解封之后,能够有更多校外活动的机会。

3.防范感染:考虑到现在疫情形势,我认为并不可能防止活动当中出现的感染,只能说在流行严重时减少活动频率,或改为线上。对线下活动的参与者而言,他们应当对自己的健康负责,而非由社团负责。

山东大学毛鹏哲:幻协和去年相比的不同之处:线上有很多新鲜血液,线下也有一些新面孔。但因为11月前的封控以及匆匆放假导致百团没有举办,线下活动不多,迎新会也没办,希望能改善吧。今年创作部(写作组)更为活跃了一些,去年一学年基本相当于0产出,这点我还挺高兴的。未来社团聚会:都放开了,风险自己承担,能多聚还是会多聚吧。当然大家的健康状况肯定还是要保证的,阳了还是别来了。要是开学后确定会发生大规模交叉感染另说。全员感染风险同上。大家还是要对自己的健康负责,阳了或者在康复的话就别来或远程参与吧。

上海大学吴文丽:由于我社基本上是每学年换届一次,我更愿意以学年为单位去比较。那么明显索木成为社长是一个明显的分界线,2021学年和2022学年差不多,没什么显著区别hhhh就是2022年线下活动的机会少了很多,尽量做好个人防护吧。即使全员感染了,也未必是因为这次聚会,对于社团来说,不要给自己增加这种道德负担。

江西师范大学王谦:2022年对于学校而言,大部分时间还是以疫情防控作为主要工作,今年平均下来每周至少都做过一次核酸,甚至停止线下上课、堂食,都司空见惯了。此外,外部大环境整体上不利好社团发展,一方面是从上到下的政策的的保守化,社联、学生会通过改革对社团的发展更加严格控制(具体体现在交不完的表格和屁大点活动都得先申请),在抗疫的要求下,社团受到官僚化行政管理进一步加重,今年秋季社联竟然没有组织“百团大战”,社团为了招新只能惨淡经营、各显神通,另外挂靠的学院从经年开始也停止了微薄的经费支持(但并未因此而减轻对社团的严格管理)这些应该都不是什么新闻了,我相信也不是个别社团独有的问题。

具体来看,今年上半年在我担任理事长期间,社团还是完成了科幻刊物的收尾工作和线上科幻沙龙,到了下半年新一届理事,也正值疫情爆发的时期,即使在社联没有组织百团大战的情况下,这一届社团理事层还是克服困难,招够了幻协的新成员。幻协的日常观影活动也在防疫的要求下一拖再拖,好像只成功举办了一次,具体请咨询这届理事长杨文浩。 热爱科幻的同志就像《我的三体》一样,虽然条件艰苦,但也能做出好作品,完成一项有意义的成就。可能越是困难,越能彰显科幻的魅力。

大连理工瑭玹:没啥不同,甚至过去这个学期在开放前因为因为城市疫情相对严峻几乎都没有线下社团活动了,都是线上观影讨论。不过藉此想到可以整reaction这样有意思活动,尤其是这段有艺画三体这么逆天有话题度时期。

至于关于之后的疫情下的社团活动,我觉得一方面看学校政策给不给线下,另一方面我猜各地学校寒假后会是说自愿返校,愿意回到学校里的自然不会有线下活动的顾虑。

江西师大魏怡然:社团因为疫情的原因可以说变得相对落魄了一些。对于第二轮疫情下的聚会只能说尽可能办,当然重中之重的前提是审批能通过。如果通过了,防范方法大抵是戴口罩和消毒液消杀。

矿大马延斌:在我看来,悲观一点看的话,我认为至少我这个社团没有一点进步,现在社团(虽然我们不算社团)每天的乐子就是看艺画三体的乐子,至于三体怎样大家也看到了。上一次科幻活动,我印象里还是发了一些steam游戏兑换码,好像是《简单火箭》,活动反响一般,参与人数也一般。

社团再也不会因为“疫情原因”来被束手束脚,不能举办活动(虽然就算举办的话也最多20人)。至于如何防范,我觉得来上学的几乎已经阳过一轮了,除了提醒大家必要时戴好口罩,我认为我们做活动的不好防范。总不能要大家的健康码绿码才允许参加活动吧。

成都中医药大学096:现在的社团和过去一年相比,我觉得新面孔稍微多了一些,社团内氛围要更加活跃一些吧;社团聚会的话,不支持也不反对吧,只要做好防护措施就没太大的问题;至于聚会后的感染风险,在聚会的时候就保持一点社交距离,做好消毒工作,多做注意吧。

四川大学浮生若梦:我认为现在的社团和过去一年相比较,相对自由度可能会高一些,但是也会有一些新的顾虑和负担,比如成员阳性对工作、活动开展的影响,比如举办活动对参加活动的人员需要更加负责(因为现在学校应该会管得不那么严格了)。对于即将到来的第二轮疫情大流行,我觉得未来的社团聚会将走向更加分散化,形式多样化,封闭化的形式,分散化体现在全员参加的活动越来越少,倾向于由核心参与人员进行聚会,形式多样化指将不局限在吃饭轰趴等,线上聚会可能会被更加重视,封闭化则是社团的聚会会倾向于选择封闭场所,如民宿、轰趴馆等,尽量避免与外人的接触。至于聚会以后全员感染的风险,我觉得只能依靠活动组织者的统计和参加人员的自觉,选择封闭场所也是一个有效的方式。

东华理工大学小刘:首先是不同之处,我现在不是协会的核心干部,但我比较直观地能感受到相较于过去的一年,由于我们和指导老师更加深入的交流,我们很多活动得到了指导老师的支持,在指导老师的帮助下我们能够更容易的从社联那边借用到教室和举办一些活动,毕竟有老师做担保很多东西就会顺利很多。

要和别的协会一起才能扩大受众,2016级的学长工作步入了正轨,所以我们也经常收到来自前任会长的资助,目前协会经费压力也小了很多,今年我们纳新人数也突破了50人,往年的话只有30人左右,我们今年也将纳新的成员真正扩大到了两个主校区,往年是只有在一个校区纳新,但是依然还存在活跃人员不足这些问题,但总体上过去一年协会是在进步的。

对于第二轮疫情对社团聚会的影响,我觉得得看学校政策的开放程度了,我们去年线下举办的聚会主要就是收到了学校防疫政策的影响,但是我觉得后期应该会逐渐回复正常吧,到时候举办活动的主要压力来源就不是疫情了,不过我觉得疫情带来的线上举办活动的经验应该保留下来,和线下相结合,试着各个校区之间联动起来,不过这个也需要慢慢摸索。

最后一个问题,防范全员感染风险的,我觉得这个社团是很难做到的,毕竟大家都是朋友,可能一旦参与进来就不会想太多,可能需要制定一些具体的规章制度才能确保实施,我觉得社联可能也会出台相关规定吧,比如戴口罩测温这种很常见的措施,但具体还得靠大家的自觉性了。

桂林理工大学梁勇涛:去年的社团的活跃程度比今年要好一些吧,今年受疫情影响,没有举办协会的特色活动,只进行了一下观星这样的小型活动,平时也只有例会和干事群中,有交流的机会,成员之间,干事与干部之间的交流较少,虽然我和干部们在干事群中努力地找机会活跃气氛,但是始终不想上一届哪样活跃。

我当干事时经常与部长交流,混得很熟,但是感觉今年新成员们对部长没有太多想要接触或者混熟的意思,距离感比较强。比与去年,社团成员之间交流太少,活跃度下降。

对于疫情下的聚会问题,我还是希望有机会就带大家去聚一聚,聚餐,登山,甚至是露营,我都想着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带社员们参加,让新一届有更多一起活动的机会,培养友谊,同时和干部有更多交流,为下学期的换届打基础。

我觉得未来社团聚会没有学校的限制应该会更多、形式更丰富吧。在疫情防控放松的情况下,未来只要学校不反对,我们会尽量举办新的、更有意思的线下活动,毕竟日常都在一个教室上课了,聚集避免不了,不差社团活动这一次,我觉得没必要过于担心疫情造成的影响

电子科技大学拂石:感觉新任社长番茄上任后,活动明显多了起来,不管是线上的故事接龙,还是线下的桌游、拼图活动,都给人一种社团很活跃的感觉,而且,微信公众号也及时对活动进行了报道,一方面可以扩大社团的知名度,同时也通过这种方式,把社团的历史记录了下来。

至于疫情之下的社团聚会,一方面要看学校或者说大环境的政策,对于校内或者校外的线下活动是否限制,另一方面,就是对于活动开展方式的取舍,如果疫情比较严重,那自然以线上为主,如果还可以接受,可以考虑把活动地点改在户外等空气更加流通的地方。至于你说的聚会造成的感染,这个看个人吧,如果确实担心,可以少参加,参加时也戴好口罩,保持社交距离。

北京科技大学炜名一心:面对以后可能的多轮疫情,未来社团活动希望可以有一定程度的线下活动吧,平时线上交流已经养成习惯了,希望能做到一学期至少一次线下活动吧。关于活动的防疫安全问题,这一点作为普通学生还真不好说用什么方法,只是最好希望参加活动的成员都确保自身健康没有问题再参加吧。

南京大学粥粥:因为没法注册展开台面的活动。。。现在和以前几乎没什么改变,还是线上群聊为主,我也不太清楚社长(是否存在名义上的社长似乎都是个问题)打算咋办了。有一些小区别主要在3点,第一点是2022年9月新生进来虽然被丢到了鼓楼校区,但是因为线上群组长期“冬眠”状态和民间组织的帮助宣传,基本是新生无门槛直接能加群的,有一些新鲜的面孔了。第二个是,一些老人在老群组感觉还挺积极投稿的(因为有成员毕业恰好去了出版社也有一定因素),当然我是其中喊“牛逼”的那个。第三点是,最近话题丰富了一些,因为好的坏的高讨论度国产科幻题材影视作品(你懂的)

重庆大学若昂:科幻社本身主要的变化还是对原有管理结构进行了重组,删除了冗余或者已经成死部门的小分支,作了比较系统化的归类,然后重新进行人员分工,大部分东西还是按部就班,往我们预定的方向推进,比如社刊啊阅览室啥的(还有就是今年比去年穷(bushi))。

但今年比较被动的是受疫情影响挺严重,很多线下聚会举行不了,社团工作的推进上也遇到了问题(比如校内线下纳新无法举行,原本预计的见面会也拖了很久最后不得不挪到线上),一是活动少了纳新和最后新人的留存比较成问题,二是很多活动的安排也被打乱。(正常来讲一般线下聚会几次社员就相互熟悉了,工作交流也更方便,但今年就很麻烦)

疫情影响说实话还是很难受,社团也在考虑定时搞一些小规模的线下活动或者社交性更强的线上活动(比如强制开麦的讨论会?),但我还是认为如果能按照以前的方式进行效果会更好,但总不能顶着疫情感染风险去搞,就只能想办法尽量找平替了,聚会对社团新人留存挺重要的

华中科技大学御风:我十几年前就毕业了,所以现在完全不参加校内活动,在线上也看不出不同。未来的社团聚会,我觉得可能有一小部分人会担忧聚集,但整体影响不会那么大,第一是后面不会有这波这么厉害了(这次大部分人都感染了一遍),疫情有波峰波谷,感染一次普通人起码有三四个月保质期,第二是基本上只有室内不通风才会有比较大的风险,有些交流活动可以转到线上和开放/半开放区域。

湖南大学芝士切丝机:本质上的不同倒是没有,一些基本问题还是没解决,比如经费,活动参与度,社员的归属感之类的 不过我觉得还是有好转的,比如申请到一个小活动室了,以后布置下也可以在里面举行些小活动,玩玩桌游啥的 但能不能有更大的跨越就看下半学期了,毕竟上学期除了去展览和百团也没啥活动。新冠吗,这个确实影响挺大的,如果封校的话那段时间也不能聚会了。我们这届新生见面会还没开,要是因为新冠无法举行线下活动,那对新社员了解社团,以及社团今后的发展延续都有不好的影响。

原创文章,作者:河流,如若转载,请自行联系作者。

(0)
河流的头像河流零重力管理
上一篇 2023年10月17日 下午8:57
下一篇 2023年10月18日 下午9:11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