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汪欣宇(合肥工业大学)
加入科幻协会的第一年
我们科幻协会,直到现在也只是个小地方。2016年我入校的时候,科幻协会是没有“部”这个概念的,除了两三位愿意搬搬桌椅送送申报书的、看在社长面子上才帮忙的,甚至我们这些2016级社员从未谋面过的学长,2016-2017学年刚开始的时候,社团里相当于只有社长一个人。这届社长自然是我的社长,按照协会成立以来的社长届数,我们可以叫他四代目,但回忆录里我就叫他老尹吧。这一学年里社内只叫真名,所以具体的人物我会自行取称呼。
军训后不久,社团招新、百团大战的时候,我第一时间奔向了最热闹的社团之一——动漫社,全称宅基地ACG协会。在众多的社员当中,我自然是不起眼的。所以我很快就溜了,一路沿着东风广场到寝室楼的路走,看看还有没有我感兴趣的社团。
直到我看到一个已经降下来的帐篷,一个人都没有,桌子上贴着一张宣传单和QQ群二维码。看着这破落的招新帐篷,我想到了高中买的《三体》《伤心者》《汪洋战争》《神经浪游者》等等书籍。明明高中的书店里科幻都已经是个专区了,为什么这学校的科幻社如此破落?
我心有不平——不过不管到底平不平,第一时间我扫描了群二维码加了群。那时我还不会想到,之后我会为这社团投入近六年的时间精力和金钱,并且还会继续投入下去。
写到这里我去翻了翻自己写的社史,才回想起了在科幻协会参加的第一个活动。那是一场科幻沙龙,也就是主题讨论,主题是“科幻是什么?科幻于我而言是什么?”这主题颇有种破冰的意味。大一的我应对学业压力还处在绰绰有余的状态,反正也没事做,就去了活动。我不记得当时有哪些同学参加了,反正老尹是肯定在的,他几乎是这一整个学年里所有科幻沙龙的主持人。内容嘛,老老实实聊了聊自己喜欢什么科幻作品,觉得科幻应该是什么样子。啊,想起来了。我说的基本上是科幻动画,还有中国科幻小说——这是我最了解的两个门类(相对来说),其他人有说经典科幻的,也有说科幻电影的,不一而足。在合工大新区图书馆一楼讨论区冰冷的椅子上,我们这些科幻爱好者的讨论却很有温度。
第二次活动也是主题讨论(沙龙),主题是“时间回环”。我不知道我有没有去,社史上说这次讨论了科幻沙龙可不可以作为电影鉴赏的前导,我就这么记着。
再往后,电影鉴赏,看《蝴蝶效应》。这个我去了,这电影确实好看,就是最后主人公变成婴儿的画面有点瘆人。没记错的话,老尹布置我们回去写这电影的读后感,我似乎是写了。
然后是一周之后看电影,《最后的圣诞节》,神秘博士的特辑。老尹超级喜欢神秘博士,而这个特辑没看过神秘博士的也能看懂。
大一第一学期的话,往后就是一大堆沙龙了。我可能是来了其中大部分场次的,也可能没有。但反正我对科幻沙龙还有点印象——每次能来上四五个人就可以开香槟了,有两次我估计只有三个人,好像是老潘(后来和我共事的副社长)、老余(合工大fgo群前群主,后来群被搞封了)、老桂、老方、我还有老尹,轮换。除了我们几个以外,还有几个男生偶尔也来看看,都是在乎科幻社的,但是时间不充裕。这中间有一个,和我在科幻协会春季招新(大概吧)那个时候蹲图书馆机房里白嫖机子做招新视频,说是招新视频,其实是把网上找到的混剪去掉水印然后加上我们的logo和文字特效假装是我们自己做的,所以我都没把这事拿出来说过,不过完全不懂视频制作的我俩也花了挺长时间去做的,机房的凳子当时都被我们坐烫了。
科幻协会当时可能就两个女生我们是比较熟悉的,老谭和老许。虽说叫女生“老”不是很礼貌的事,不过相比起现在还在协会的大家,我们确实都老了。其中老许就是后面协会的大家称为“学姐”的唯一指定学姐,这个后面再说,但认真写回忆录的话,我还是叫她老许好了,毕竟为科幻协会努力过的学姐还是不止她一个的。本来是老谭起初加的科幻协会,后来她觉得这里还不错,就把老许叫过来了,结果老许后来更活跃,又是后话了。大一上学期难得不是老尹主持的唯一一次科幻沙龙,是老潘主持的,然后老方和我在,老许也来了。聊的啥来着?可能是聊的“异族”吧,记不清了。效果还不错——老潘讲到激动的地方就走上讲台去做记录,这可能是我以后提出“主持人中心科幻沙龙”模式的灵感来源之一。
大一下学期,我对科幻协会的印象可能就只剩下了舞台剧准备、舞台剧和社团文化节游园会。像我们这种一学年下来招个20人左右的小社团,要想搞个正经的表演节目,其他活动就得停掉。那时我先是和朋友去参观宅舞结果因为长得还不错被动漫社的大家记住了,之后就开始在群里拿我开涮作梗,一堆人加我好友想看看我长什么样子。现在想起来,其实就是见面时间不长,粗略一看产生的幻觉,以及众人无聊了需要一个话题而已。反正因为这件事,我开始和动漫社走得很近,也在这里找到了女朋友。而又是因为这些事情,我抽不开身去参加科幻协会的舞台剧,所以最后只能以客串的形式表示支持。
老尹为了这个舞台剧,每周都会抽几个晚上组织演员排练,谁能来就排练谁,反正他一直在。剧本我记得也是他按着《朝闻道》改的,导演也是他,道具也是他负责,他给大家当后盾。演员倒是挺多的,一大部分社员都表示了支持,主演大概有老谭、老尹自己、一个老李,还有——算了记不清了。当时我女朋友刚刚追上我,还在热恋期,对于我参加的事情都还是感兴趣的,而舞台剧最后需要一群客串的科学家走上舞台倒在“排险者”的脚下,为了真理而牺牲——我就把女朋友叫过来了,两人从老尹那里接过刚从实验室借来的白大褂,披上,走到新区东操场体育馆二楼礼堂的门口,等到被叫的时候直接进场往台上一躺,收工。舞台剧没录下来,但是照片还是有的,现在安静地躺在社团文件夹里。
看看社史——“电影鉴赏《降临》。本次活动由大一社员全权负责,为换届进行了准备。”其实就是我、老余、老潘和老尹报备了间多媒体教室,老余先到,上台插上U盘把电影复制进去,我们后到,看完电影走了。所以社史里很多地方还是有点夸张的。
然后再说一下社团文化节游园会吧。这是我们学校每年年中会举行的一个项目,各社团准备一些节目在帐篷上考验路经帐篷的学生,他们通过考验后就可以拿取这个社团的贴纸,收集所有社团贴纸的可以去社联帐篷兑奖,地点嘛,是新区风雨操场中间的绿茵地。除了帐篷活动以外,还会有个中央舞台表演社团准备的节目。我们社团呢,安安心心准备了一个答题考验,老潘准备的,用PPT的形式在电脑上展示,因为这样题目后面就可以有对应题目的背景。这文件我自然存着。老实说,二次元的题目还蛮多的。
最后说说社团换届吧。按理说科幻社的活跃人数比例还是挺高的,但愿意报名社长一职的只有我和老潘。从小学开始当班长的我自然是希望在大学复刻一下管理组织的感觉的,动漫社那边花里胡哨的我适应不来,自然就选择科幻社了。于是我琢磨了很久写出了近万字的工作纲领提交给了社联,当然老潘也很努力做了准备。结果到现场答辩的那天,我老老实实地用我那深色星空科幻主题(确信)背景的PPT讲了我以后要放的卫星,而老潘却用二次元背景的花里胡哨PPT(内容还是很好的)在答辩提问环节和社联吵了起来——社长最后就归了我。在担任副社长期间,老潘尽心尽力,我会放在后面来讲。
走马上任,大二上
大二,开学。作为本学年社长的我马上就开始忙了起来——军训之后就要开始招新。招新视频似乎是没这规矩了,但是海报和宣传单还是要的,而且就算不做要求,没有这两样东西多不成体统。由于换届的时候社内依然继承了往年“没有部门”的情况,所以除了老潘以外,其他人也不好意思去请来做一大堆事情。我本人对PS设计是感兴趣的——于是就自己搞定了这俩工作。从老尹那里我学到了从哪找素材,以及大概是个什么思路。素材的话当时也就只会去千图网这些网站充会员然后下载那些看着能给科幻题材用的背景,内容的话就是一排标语、一个社团名字、一个LOGO加一个二维码。当时没经验,觉得海报好像就是这个样子的;宣传单也是,看了看以前的宣传单是一排各种科幻作品的名字斜着摆,做成了词云的样子,觉得很帅,自己东施效颦搞了个黑白版式下会显得脏兮兮的深色星空背景,然后把科幻协会的标语做成了魔方的形状——虽然有创意但是视觉效果不好,都是没经验。
做海报和宣传单这当口呢,每年社联都会组织线上招新,所以还是积累了几个新人的,就在现场招新之前搞了个预热活动。老方提出来可以玩《很久很久以前》这个故事接龙桌游来破冰(当时还没这说法),就试了试,我和老方两人提前在新区幸福树书吧(一个咖啡厅一样的地方)面对面试了下,感觉不错。玩完一局《很久很久以前》之后,老桂说咱们可以试试COC跑团这东西(自此之后跑团成了我们协会的常驻活动),由主持人准备剧本(模组),玩家们简单做一下人物卡,规定各自的身份信息、道具、能力、各项数值,然后在模组中像现实世界那样自由探索触发剧情,达到未知的结局。COC其实是《克苏鲁的呼唤》的简称,跑团分几类,COC是一类主流,它的模组一般以克苏鲁神话体系为背景,强调的是未知的恐惧。于是我们在魔都TRPG(国内的跑团模组网站)上找到一个内容比较少的模组《假骰子的蛋糕游戏》,开始了科幻协会第一次跑团。这个团呢,和其他模组不一样,模组文件不是word而是excel,文字量是很少的,用表格做出了一个密室的地图,玩家在密室里寻找逃生方案。结果玩着玩着就变成了老桂把密室里作为线索存在的蛋糕往四代头上扔,两人在游戏里互相过斗殴骰(过骰,对自己使用的技能投掷一个100面骰,实体骰子的话就是两个十面骰,根据点数结果判断技能是否成功)。至此大家发现了跑团的魅力,后来就变成了科幻协会三大周活动之一。
接下来就是招新了。一大早我就来招新帐篷布置现场了,把以前的海报带了过来,自己做的海报贴在了KT板上(一种贴海报用的泡沫板子),准备自己发宣传单。第二早来的是老潘,两人唠嗑了会。到中午吃饭的点了,人开始变多,老桂等社员也来了,几个老社员和新社员帮忙发起了传单,缓解了我不善发传单的尴尬。一直从下午忙到傍晚,还剩六个人,来了张合照:老方、女朋友、我、一个老社员、一个新社员、老潘。六个人里,有一半人自此都没怎么关注过科幻协会了,但是感谢当时他们愿意为协会做事。
差点忘了个事了,招新总共两天,第一天晚上我们忘记带回社团藏书了(虽然只有一部分),于是一书包的藏书第二天一来全不见了。我和老潘急得去门卫室请求看监控,然后看了大半个小时监控没看出花样来。老尹当然很生气,他骂我我也不知道怎么回,只能凶回去了。后来老尹说算了,其实你们也知道是非对错了,不想再管太多。书终究是没找回来,剩下的书又没地方放了(以前好像还有社团用的储物处,后来直接没了),一大箱子书自此堆在了我寝室。
这次招新成绩还可以,算上暑期招的同学,正式领了社员证的都有快50个了。招新完以后就是社员大会。当然,我得主持。这可能是我人生中第一次脱稿演讲,而且有几十个人在看。我就对着PPT开始讲了,手舞足蹈了,说我们科幻协会以后会办科幻真人秀!科幻微电影!科幻主题采青!除了已经搞过的事情以外,卫星是能放什么就放什么。好了,卫星放完以后还剩点时间,我寻思着可以让大家志愿报名上来安利自己喜欢的科幻作品,可能是气氛不错吧,竟然也有好几个同学就上台了,有一个还熟练了打开了我电脑的Steam开始介绍一款游戏。
这之后开始紧锣密鼓准备活动。我想出了个新活动,科幻讲座,让我们的社员自己来提前准备内容,活动上给大家做安利。然后前两次活动就都是科幻讲座,第一次是老余讲高达系列,《高达seed》《高达00》都有讲。剩下的时间老谭安利了《水滴》这个三体同人短片,现在回味起来还是很厉害的一个片子,看完《2001太空漫游》就更能体会到了。第二次是希望向全社都普及一下跑团,于是老潘兴致勃勃地准备了克苏鲁神话的PPT讲了两小时。我觉得两次来的人都还挺多的,第一次几乎来了社员大会一大半那么多的人,二十几个,第二次也只是少了几个。要说效果的话,我觉得如果说很好很好也不至于,但其实还真不算差,至少我现在都能清楚地想起当时的情形,以后科幻协会可以复刻一下。
后来我觉得这种活动形式感觉,不容易和观众互动,然后我们就变成了电影放映、科幻沙龙和跑团三个交叉着来。跑团,原本是希望能够借游戏的形式来吸引更多人参加,结果好像参加活动的人还少了些。总的来说我这一学年比上学年的活动参与人数要多不少。
讲座之后的活动是放电影,《银河系漫游指南》,后来换一年几乎就又放一次,也是常驻老片子了。Don’t panic!也是这部片子让我看到了科幻电影的全新可能性。不过那次参加活动的人数暴跌,好像就几个人。
这之后的活动是科幻书籍展览会。望着堆在寝室里的一堆社团藏书,我觉得很可惜——其实已经宣传过几次了,但还是没有多少人借阅。于是我决定办个活动来宣传我们的藏书。箱子太重了,我都不知道我怎么搬上来的了——其实是老尹和我一起搬的,于是老方毛遂自荐,我和老方拖着箱子出了寝室,老方当时在练滑板,他把箱子放滑板上,我们用麻绳把箱子和滑板绑一起,然后轮流拖着绳子,把滑板当货推车,好不快活。嫌拖累了还可以在滑板后面踢着走。
说回来。终于推到了活动教室,这次活动参加的人还不错,大概快10个了,这之后我们不少周活动人数都在10个左右。我把藏书搬出来,在活动教室书桌拼出来的大桌子上稍微分了下类,历年《科幻世界》,国外科幻,中国科幻——不一而足。我提前通知了大家可以讲讲自己喜欢的书,不少社员都带了本书过来,印象比较深的是当天讲了《发条橙》。我对藏书其实不了解,讲道理进大学以后认真看科幻书真看得不多,高中还多一点。所以基本上是在听大家推荐自己喜欢的书。表示学到很多。
这时候我开发的项目——幻协网站已经进入尾声。大概是在2017年11月底,我取快递的时候看到了阿里云的宣传,说大学生都可以以10月/元的价格租用云服务器,运存2g。回去以后我越想越不对劲,还有这等好事?于是查了下,是真的。我真就租了一个,然后想法来了——我要为科幻协会办一个网站。可是我是学材料的,基础课程里连c语言都没有,我怎么做网站?那个时候我仿佛就有了一个信条——网络会告诉我答案,尤其是百度。我开始搜索“怎么做网站”,了解到了Wordpress个人博客平台,开始试着开一个Wordpress网站,然后给它加各种插件丰富它的功能(截至回忆录写作这时间点已经实装三十几个了吧,被我看过用过挑过的也有数百个了),从百度抄代码把网站的一些Wordpress痕迹去掉,自定义化,自己修改补充一些插件的汉化——花了一个月,12月底我终于把网站发布上来了。
2017年12月初的中国科普科幻创作青年论坛可能是这几年唯一一次有全国性质的科幻活动选择在合肥过一下身。当时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幻协会也有成员去了,我在协会喊了几嗓子,用一个公告加几嗓子全体成员才凑了几个社员一起去,大部分都是新社员,可能是当时老人没什么空。
此外还来了个社团的前辈老侯学长。老侯好像是专程来参加这个活动的,他看到科幻协会还能出几个人来参加活动表示很欣慰。不过那次活动我们主要是观众,没什么能参与的。来了不少名家,其中就包括王晋康老师,老侯和王老师合了张照。那个地方好像是合肥的一个搞会展的地方,反正不是会展中心,会展中心都是办漫展的。当时有点事,和一部分社员一起提前拼车回学校了,略后悔。
这之后的活动就是跑团,人不少,虽然是跑团,也有六七个左右。我还记着当时的模组,一个是《迷惑房屋》,一个是《疯狂之馆》,都是老潘带的——他已经是社里最专业的跑团主持人(KP)了。《迷惑房屋》讲的是一个幻梦境里的屋子被诅咒了,有个浑身冒血的冤魂吓我们还要弄死我们;《疯狂之馆》讲的是啥来着——依稀记得是所有人在海底的一个密室里,需要从化形为少女的奈亚拉托提普手中逃脱(克苏鲁外神之一)。这一学期下来大部分依然活跃的老人和部分新人跑得越来越有感觉了。
12月底,我寻思着不能再跑团了,不然就不够科幻了。但是我没空主持活动。没办法,我报备到了图书馆的一个卡座,说希望到座的人聊一下科幻协会的“未来之路”,看看大家能干些啥。结果就老潘、老桂还有一两个人来了,闲聊了会,没有明显结果。
2017年,网络科幻社团赫辛社等组织开始搞科幻拜年祭。这当然是个好活动,他们也通知了许多高校科幻协会,我就在群里喊,有没有人会点小技能的帮帮拜年祭,做做节目。最后好像只有我和老潘去支持了一下,还是最没有技术含量的文组-宣传组。最后拜年祭播出了,比起b站拜年祭当然是没那么多经费的,但是很用心是真的。没全部看完,开头那首歌记忆犹新,用洛天依声源做的吧好像。
2018年1月开始,这学期也快彻底结束了。期末考之后,我们组织了十几个人去了新区校外的新咖啡屋,录了个几秒钟的视频,祝福科幻拜年祭,当然本质上是希望在拜年祭上露头。十几个人站两排,我被推到最前排和女生站一起。
大二下,步入正轨
寒假结束了。为了春季招新,我召开了一次干事会议。结果春季招新招到的人还没有参加干事会议的人多。为了这次招新我特意做了张COC跑团分会(群)的海报,结果把未来这届跑团分会的负责人方正(2016级)招来了。这次招新招到了方正,二正,老潘的一个好朋友,还有我的一个好朋友。
这年我们开始讨论scp这个话题,不少人觉得挺好玩的,于是也想搞个分会。成立了以后,陷入僵局——这分会干嘛呢?也不能像跑团群那样组织跑团,没有太适合社团来做的活动,虽然可以组织,但是跑团这种要方便得多。于是慢慢冷掉了。
这学期在社员大会之前预热了一次跑团,紧接着就开始准备“俪文杯”征文的工作了。事情是这样的——上学期我从文学社社长老黄那里接到了一个消息:读书俱乐部、微电影协会、思想者学社和文学社想要搞个征文,他觉得我们也可以来。我一寻思那肯定啊,就和他们开始一起商讨起来了。我从读书俱乐部这里学到了怎么做活动策划书。社联表示这活动不错,可以搞。于是2018年3月底,我们五个协会搞了三个帐篷,开始在各食堂门口宣传我们的征文。分工是这样的:我们科幻协会单独负责一个科幻类征文,文学社和读书俱乐部负责文学类,微电影协会和思想者学社负责出人帮忙和参赛,其中微电影协会还许诺可以帮优秀作品改编成微电影(最后由于各种原因没有实现,鸽了)。当时宣传的时候老谭等社员来帐篷帮忙发传单,做了许多工作。这个时间点我已经决定改组协会部门,任命了宣传部部长。大二上的时候我把协会分为技术部和事务部,技术部是处理和技术有关的工作的,事务部是处理和技术没关的工作的。这种安排当然想当然了——所以下学期我决定改成策划部(做事),宣传部和COC分会这样的形式。宣传部部长老曹受我委托做了张征文海报,感觉还行,不过没有他给春招做的海报好看——毕竟需要嵌入不少内容。
大伙忙着忙着,就招到了150多号人,最后收到的投稿倒很有限,四五十份,科幻类只有14份。我拿着这14份投稿不知道怎么办的时候,突然就想到了之前经老尹介绍认识的一个住在合肥的科幻作者Quark(中文笔名夸克)。夸克是一个科幻作者,和我们协会也是水过群聊过天的关系,我自然就想到可以把稿子给他审审。我告诉他,我们协会没钱,不能提供报酬。他说没事,大家有空来看看他就可以了,他可以请大家撸串。
最后我们也没有提供报酬,还没去看他,属实惭愧。夸克没花多久看完了稿子,认真写好了评语,并且按我提出的要求评了一二三等奖共6位。后来在星火学院尝试当评委的时候,我才感受到这不是什么轻松事情。当我向选手们宣布这是科幻作者评出的名次的时候,他们表示很信服,因为评语很真诚,有所受用。
征文这个过程里我不但负责科幻类的评审和选出获奖作品,还被摊到了奖品购买的工作。第一次负责这种事情的我开始逛起了淘宝。我们合计了一下,决定在奖杯和证书以外,还要给选手们发个奖品。于是我们限定了每个奖项奖品的最高金额,由我找所有获奖者(12个)了解清楚了他们想要什么奖品,直接按照他们的意愿买。
社联说这活动你们花钱就是了,我们之后全部报销,不扣社费,然而报销流程很复杂,我们委托有报销经验的读书俱乐部社长去报销,最终我一分钱没拿到,所有的奖杯和奖品花了五百多,也不清楚最后报销怎么样了。还是挺心疼的——毕竟还花了不少精力,买的所有东西都备注了要开发票方便报销,和不少商家商量了很久。
颁奖是在6月份了,我们被批到了一间小教室,没多少人到场,即使都喊了各自的社员,五个社和获奖选手加起来二十几个人吧,可能还不到。选手们把获奖感言做成了PPT,轮流上台发言,都还蛮用心的,就是这活动如果是结合晚会什么的一起办,有人看就更好了。科幻类有个选手的稿子特别长,结果没有一等奖。还有个选手被排在第7名,没奖,夸克说他这篇本来是三等奖,后来他又改了一下,我就把本来发出去的通知又改了一下,他自然想不通,我说我买奖品给你吧,也不知道最后买了没有。读书俱乐部这边把作品集印成了小册子,还印了不少。颁奖典礼和俪文杯就在我们二十几个人的商业互吹里草草结束了。
当然这学期还搞了不少事情,只是我喜欢把一件事情提到以后就直接讲完。俪文杯线下宣传之后其实就是这学期的社员大会了。新人没几个,都是老人。可喜的是好几个协会的老前辈都来了合肥,包括协会创始人和第一任社长。我和老潘向坐在左边的老前辈和坐在右边的社员们介绍了幻协的情况,然后就开始打桌游《很久很久以前》。可以说这次的讲故事因为人多,效果很好,大家都很高兴。我想前辈们应该是很欣慰的。
进入4月,我们又开始跑团了。这次跑团的主持不再只是老潘和我,还有COC分会长,精通COC的方正。4月团有个《疯洞凶劫》我还记忆犹新——玩家们开车来到一个山洞调查,误入有着未知机关的秘密基地,与不知名的怪物对抗。只记得有个操作是有人想在狭窄的山洞里当着怪物的面使用潜行。
4月伊始,我开始思考之前创立公众号以后一个人更新公众号内容的合理性。做官网的时候就建立了公众号,只是我现在没意识到而已。当时我几乎每天都写推文,写了十几篇,十几天。但我很快就意识到这样下去可不是办法。4月9日,我终于通过公告、私聊熟悉的社员以及各种利弊分析心理暗示等方式凑齐了七个社员开始轮值更新。宣传部的推文有很多都是写得很用心的。从我创建宣传部起,公众号推送就安安稳稳地活了两年,六代目开始的时候宣传部部长老曹(留任)觉得一周七更多了,改成隔天一更,但也基本上保持着稳定更新——直到校团委宣布各个社团不得运营自己的公众号。
老实说,我很想帮助大家将这么长时间积累下来的大量推文变现一下,但没什么路子可想。
说完了宣传部,接着说活动。从这学期开始,我终于觉得有必要把我们社团的科幻浓度充分提高了。于是我开始尝试一些新形式来做科幻沙龙(主题讨论),比如说卡片会。这是个什么形式呢?我预先购置了一些空白卡片,在上面写上一些科幻相关的问题和任务,想做一个科幻版的真心话/大冒险。我自己都忘了那次科幻沙龙的效果怎么样了——只记得最后老潘找了段视频帮我们打发了剩下的空闲时间。
然后是第二次探索。这次我想做个完全的自由讨论。主题是“乌托邦和反乌托邦”,大家想到什么就说什么。我记得是老尹、老潘和他的朋友、老杨,还有几个社员在场。只能说气氛很热烈,和以前的科幻沙龙一样,但总感觉没有留下什么东西。
最后的探索,是科幻沙龙:时空回环。这次沙龙基本上奠定了我“主持人中心模式”的整个流程。虽说我在《中小型幻协管理思路》一文里把这个模式写得很详细,但我个人实操起来其实会省略很多步骤:比如文中提到的对要讨论的内容预先做个大纲,我是断然不会做的,只会现场发挥;所有的问题和任务我也只会现场发挥;虽然我很强调后期总结的重要性,但我自己也只认真写过一次后期总结,然后就一直把那一次拿来做佐证。采用这个模式的我主持沙龙的步骤其实很直观,没有《思路》一文中写得那么复杂:就是到现场以后走到黑板前面,想个主题,写在黑板中间,在黑板上划几块地方备用,然后把主题涉及的一些方面写在各区块里面,人到了,开始按照方面的安排问问题,听到什么有用的就简单记在对应的区块里,讲完一个区块做总结然后去下一个,全部讲完以后拍照收工。
这次“时间回环”科幻沙龙的具体过程我就不说了,因为在我们官网的《科幻沙龙:时空回环总结》一文中可以非常详细地回顾这场沙龙。
然后我在任的这一年的话呢,除了这之后还搞了次主题为“技术突破”的沙龙以外,后面又回到了跑团,但是人确实是多了起来,无论是跑团还是沙龙,而且也不用我参与了,即使我没空也可以从现场照片里看到最多能有十几个人乐呵呵地坐在活动教室,基本上很稳定。
以上可能就是我上任协会社长前和在任社长期间,我能记起来并且能清楚地表述出来的事情了。这篇文章最初的版本是现在的两倍,应征稿方的要求删了很多内容。卸任以后,我尝试过完全放手给后来人,试过干涉核心权力积极推进自己的想法,试过独立运营一些项目,以培训和谋策的方式支持着协会。现在协会也算是走上了正轨,也没有什么遗憾了。
原创文章,作者:我与科幻专栏小编,如若转载,请自行联系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