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作家:刘洋

Action unknown: siteexport_addpage

刘洋

刘洋,男,1986年出生于四川,新锐科幻作家,凝聚态物理学博士,南方科技大学人文科学中心讲师。已发表各类科幻作品八十余万字,部分作品翻译为英文在Clarksworld、Pathlight等杂志发表。曾获得华语科幻星云奖、引力奖、黄金时代奖、光年奖等奖项。出版有短篇小说集《完美末日》、《蜂巢》、《流光之翼》,长篇小说《火星孤儿》。目前任教于南方科技大学,从事数字人文、创意写作、凝聚态物理等教学与研究工作。

1986年出生于四川。

本科就读于北京师范大学物理系。

2011年至2016年在北京师范大学凝聚态物理专业硕博连读,获理学博士学位。长期进行强关联电子体系的数值模拟研究和物理类课程的教学工作。

2012年开始创作和发表科幻作品

2018年秋季学期进入南方科技大学人文科学中心,从事写作和科幻相关的教学和研究工作。

一次偶然,身在北师大读研的刘洋选修了吴岩老师开设的科幻写作课程,也正是因为这个课程,让年轻的刘洋对科幻创作充满了前所未有的兴趣。从此,他对科幻文学的创作兴趣便一发不可收拾。哪怕在等待实验室仪器程序运行结果的间隙,他也会抽空写些短篇。自此,他笔耕不辍,这一写便是十年,他本人也沿着“启蒙老师”的足迹成为了南科大“科幻创作”课程的老师。同时,身为物理学专业的背景也为刘洋的创作提供了诸多方便。 “比如我比一般的科幻作家更熟悉科学研究的范式,对实验室等科研工作的场所也较熟悉,这些都是在科幻作品中经常需要描写的,这样也能让读者更快带入其中。” 短篇创作完之后,刘洋开始着手创作自己的第一部长篇《火星孤儿》。小说从构思到出版的过程历时四年。这期间,刘洋从硕士到博士,再到西安任教,再南下深圳,入职南科大,人生经历了多次转折。写作本身大概用了两年,修改用了一年多,出版流程走了一年。但是这期间并不是一直只盯着这个长篇在写作,间杂着还写了很多其他中短篇。

火星孤儿》获第十届华语星云奖长篇小说银奖;首届华语科幻电影原石奖;2019中国科幻读者选择奖(引力奖)和黄金时代奖。

其他作品曾获:

第八届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科幻电影创意专项奖

第九届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最佳中篇小说;

第二届“光年奖”原创科幻小说大赛三等奖;

第四届“光年奖”原创科幻小说大赛一等奖;

2018年京东文学奖科幻类年度五强;

首届科幻小说“星河奖”二等奖;

第一届科幻小说“星空奖”等。

作品多次在《新科幻》《科幻世界》《文艺风赏》等杂志《北京文学》《小说月报》等纯文学刊物发表或转载,并连续三年入选中国科幻小说年选。三个中短篇科幻小说集《蜂巢》《完美末日》《流光之翼》和一部长篇科幻小说《火星孤儿》(总计六十多万字)加上一些在蝌蚪五线谱未来局科幻等科幻媒体里发表的科幻随笔一共八十多万字。


  • 三个中短篇科幻小说集
  • 《蜂巢》

出版于 2017-9-1

收录篇目:《开往月亮的列车》《机械女佣》《幻树》《肇事者名额》《穴居者》《蜂巢》《星际逃杀》《白马寺》《声波生物》《木人张》《异人》《抑郁》十二篇优秀短篇科幻小说。

  • 《完美末日》

出版于 2015-9-1

收录篇目:《勾股》《重力虫》《二维战争》《迷雾》《时振》《姐妹》《昆仑》《园丁》《说书人》《井中之宙》《十五岁的装卸工》《红盖头》十二篇优秀短篇科幻小说。

  • 《流光之翼》

出版于(近日出版)

收录篇目:(暂不明)


  • 长篇科幻小说

《火星孤儿》/蝌蚪五线谱网2015年8月开始连载


  • 中、短篇小说(部分)

2012年

《时振》/《新科幻》2012年9月刊;收录于《2012年中国年度科幻小说》。

2013年

《重力虫》/《新科幻》2013年3期

《迷雾》/《新科幻》2013年8期

《昆仑》/《新科幻》2013年12期

《二泉》/《科幻世界》2013年12期

《异人》/蝌蚪五线谱网

《说书人》/蝌蚪五线谱网2013年8月刊;收录于《2013年中国年度科幻小说》。

2014年

《坏掉的时光机》/《新科幻》2014年3期 《单孔衍射》/《文艺风赏·夜女神》 长江文艺出版社2014年6月;转载《北京文学》2014年9月刊;《小说月报》2015年4月刊;《青年文摘》2015年10月刊。

英文版《Pathlight》(《人民文学》英文版)收录于《2014中国年度科幻小说》。

《天坑》/蝌蚪五线谱网2014年

《幻树》/蝌蚪五线谱网2014年

《白马寺》/蝌蚪五线谱网2014年

《机器女佣》/蝌蚪五线谱网2014年

《抑郁》/蝌蚪五线谱网2014年

《质量瘤》/蝌蚪五线谱网2014年

《复仇之龙》/蝌蚪五线谱网2014年

《穴居者》/蝌蚪五线谱网2014年

《红盖头》(微科幻)/《小科幻》2014年3月

《园丁》(微科幻)/《小科幻》2014年5月

《十五岁的装卸工》/《小科幻》2014年11月

《井中之宙》/《文艺风赏·天才》 长江文艺出版社2014年11月;2015年中国科幻坐标奖年度推荐作品。

《2.013》/《小科幻》2014年12月;2015年中国科幻坐标奖年度推荐作品。

2015年

《潜隐之川》/第四届光年奖获奖作品;收录于《2015年中国年度科幻小说》

《珍珠列车之旅》/蝌蚪五线谱网2015年1月

《配重》(微小说)/蝌蚪五线谱网

《长城》/蝌蚪五线谱网2015年5月

《蔽芾国三藏遇难,金箍棒延滞乾坤》/《文艺风赏·战士》长江文艺出版社2015年5月

《雕刻者》/蝌蚪五线谱网2015年6月

《星际逃杀》/《文艺风赏·美第奇》长江文艺出版社2015年9月

《二维战争》/载于《完美末日》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2015年9月

《姐妹》/载于《完美末日》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2015年9月

《小雷音寺》/蝌蚪五线谱网2015年

2016年

《小林村拆迁事件》/《今天Today》(挪威)2016年春季号;修改版发表于《科幻世界》;2016年3月刊收录于《2016中国年度科幻小说》

《肇事者》/发表于“不存在日报”2016年7月;收录于《中国最佳科幻小说2016》。

2017年

《流光之翼》/《科幻世界》2017年增刊;第八届华语科幻星云奖获奖作品;入围2018年首届中国科幻“引力奖”。

2018年

《昨天,今天,明天》发表于“不存在日报”;入围2018年首届中国科幻“引力奖”。

《天堂的阶梯》/首发于豆瓣阅读,第九届华语科幻星云奖获奖作品


  • 非虚构类

在《科技日报》、《科幻世界》、“不存在日报”刘洋专栏等发表一系列科幻、科普类随笔,部分专栏文章集结为《未知之地的物理学》,在豆瓣阅读电子出版。

  • 《开往月亮的列车》

一列超高速列车发生了一名乘客意外死亡的事件。自杀还是谋杀?两者都很难成立。车厢里10名乘客各抒已见,同时这起事件在网上引发了世界级热议,众多网友甚至列出了凶手可能性的名单,身处案件现场的乘客愈发难安。

  • 《完美末日》

古河是一位物理学博士生,他跟随导师进行时间机器的研发,因为实验的一个偶然失误,他们发现了在2018年将会出现一个时间壁垒,在壁垒出现的那一刻时间将会停滞,没人知道会发生什么。

为了解决这个空前的危机,全世界倾尽所有进行突破壁垒的研究。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就在研究产生突破进展的时候,科学家们发现穿过壁垒的人,他们的意识会随机进入任何人的身体里,也就是说你不再是你了。

随着倒计时的临近,全球富豪开始把财富分发给穷人,以确保穿过壁垒之后自己依旧是个有钱人。

90%的国家无需护照自由通行;所有公立机构全面免费,死刑废除;全球国家成立地球联盟;战争停止,国界消失,基尼系数降低到0.05,所有人都成了百万富翁…

  • “一部杰出的科幻小说,最重要的是其核心设定要足够吸引人。”

记者:好的科幻故事的核心之一是“点子”,也就是创意,类似于大家常说的“开脑洞”,你怎么理解?

刘洋:我觉得,一部杰出的科幻小说,除了故事精彩之外,最重要的是其核心设定要足够吸引人。这正是科幻小说所应该具有的特质,正如推理小说的核心是犯罪诡计的设计一样。虽然很多不以科学设定取胜的科幻小说也很好看,但我们不应该就此忘却了这一文类的基石所在。在“新浪潮”运动之后,世界范围内,这样的核心科幻其实是在逐渐式微的。我还是希望能够有人继续写一些有“黄金时代”风格的作品,坚守核心科幻的阵地。

你怎么看待科幻文学和科学技术二者的关系?

刘洋:关于科幻和科学的关系有很多讨论。有人说科幻的想象力可以启迪科研的方向,但我觉得恰恰相反。根据我的观察,很多科幻小说都是在当前科技前沿发现的基础上推演而来的,因此从因果上讲,应该是先有科学上的大胆创想,然后才有科幻的进一步推演和故事。比如赛博朋克,虽然在互联网普及前就有人写过黑客什么的,但那时候已经有电脑存在了。为什么在凡尔纳的时代没人写赛博朋克?显然科幻小说的写作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当前科学进展的。它可以稍微领先一点科学的发展速度,但是领先不了太多,因为它的想象力的源头还是科学。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说,科幻小说可以激发人们对科学的兴趣,特别是让学生产生探索世界的好奇心,从而投身于科学研究的事业。从这个角度来讲,科幻确实可以推动科学的进步。

关于软硬科幻的看法?

刘洋:硬科幻和软科幻这些概念本身并没有严格的定义,甚至科幻和奇幻之间的区分在很多时候也并不清晰。我们看推理小说,里面有所谓的本格派和社会派,两种类型都自然有其拥趸,也有很多人说只有本格派才叫推理小说,其他的应该叫悬疑小说。所以你看,推理小说和科幻小说一样,也存在类似的争论。其实完全没有必要在定义上钻牛角尖。当然,从我个人的角度来说,我最初阅读科幻小说的乐趣主要来源于其中惊艳的设定或者瑰丽的奇观,所以我现在还是比较喜欢阅读具有这些特质的科幻作品。

记者:有批评家指出相对于科幻文学中所呈现的那些“惊艳设定或者瑰丽奇观”,科幻文学中的人物形象描写是薄弱环节。

刘洋:的确,很多科幻作品都常常面对这类文学性不足的批评,包括阿西莫夫、刘慈欣等。这些批评的确有一定的道理,但它们很多时候是完全站在纯文学的角度来进行评价,从而忽略了科幻小说一些独特的审美特质,它们有一些自己特有的评价标准,比如设定的创新性、场景的惊奇性、世界建构的自洽性等等。也就是说对于科幻读者来说,将刘慈欣的作品,用莫言的文笔重写一遍不仅毫无意义,可能甚至是有害的。

“从科学发展中找到新的写作领域,是一个很好的创新方式。”

记者:正如你之前以推理小说类比科幻小说来回答问题,而和其他类型文学一样,科幻文学也存在既定模式,面临一些困境,比如说题材过多使用,如时间旅行、外星人,怎么把熟悉的元素组合出新意?

刘洋:多关注科技的前沿进展,从科学发展中找到新的写作领域,是一个很好的创新方式。另一个方法就是将既有的元素和日常生活结合起来,通过类比的方式将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连接起来,也可以写出很有新意的作品。比如刘宇昆的《结绳记事》,把原始人的结绳记事和最前沿的蛋白质研究联系起来,一下子就写出了新奇感。

记者:科幻圈似乎有“四大天王”的称呼,刘慈欣、王晋康、何夕、韩松他们的作品形成了一套“核心科幻”的审美体系,这一体系又跟《科幻世界》这个老牌杂志相关,很多科幻作者受到其影响。

刘洋:核心科幻的审美体系,其实很类似于美国科幻黄金时代的审美特质,很多中国科幻作者都是看着《科幻世界》成长起来的,当然会受到它的影响。我刚看小说那个阶段,正好是刘慈欣开始在《科幻世界》杂志发表作品的时期。他的作品是典型的设定先行,我小时候看过的那么多科幻小说,至今仍有印象的,都是那些设定奇特的篇目——甚至很多作品的故事都不记得了,但点子仍然印在脑中——这些作品大部分都是刘慈欣的。所以说,他的小说对我的创作影响很大,其实我很多小说里都有他作品的影子。

现在,随着陈楸帆、张冉、阿缺等新一代作家的涌现,各种不同风格的作品都可以在《科幻世界》上找到了,《科幻世界》杂志以及当前中国科幻界的作品风格已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并不再那么“核心”了。

刘洋:我觉得科幻小说一定要关照现实,当然,不用像现实主义文学那样直接摹写生活,而是可以采用一些间接的方法,通过描写未来或者某些极端环境下的人类生存状况来反映现实生活中的某些问题。我之前有一个叫做《单孔衍射》的短篇小说,在这篇小说里,我把现实生活中的贫富分化问题以一种科幻小说特有的方式表达出来。 科幻本土化,并不是只要故事发生在中国,角色的名字是中国人的名字就行了,而是要走进读者的内心,聚焦在那些中国人真正关心的问题上。我的小说都习惯于从人们熟悉的场景写起,让读者可以快速进入故事之中,增强代入感。之后再通过故事的推进,将场景逐渐推向陌生和奇诡之地,渲染悬疑感,让读者的兴趣逐渐提升。

从何时开始有自觉意识地写作?与那时相比,你对文学的理解是否发生了变化?

刘洋:我从很小就喜欢看科幻小说,但开始科幻创作则是因为一次偶然:在读研究生期间选修了一门“科幻电影赏析”的课程,没想到其实是科幻写作课程。以那次课程为起点,我开始认真地、以发表为目的地写科幻小说。因为我主要是做数值模拟,每个程序跑起来都要等很久才会出结果,所以在等程序结果的间隙抽空写了很多短篇,一直写到现在。我的创作理念是一定要写一些有创新性的东西,主要是在科学设定上。有一段时间我也想在写作手法上做一些改变,比如用文言文写作,但最后觉得效果不好。我现在觉得,作为一种类型文学,科幻小说最重要的还是故事和设定,“写什么”远远比“怎么写”更重要。

有哪些作家对你的写作产生过深刻影响?请列举三位,具体说明原因。

刘洋:我本身就是个科幻迷,写小说之前就看过大量的科幻小说,它们多多少少都会对我的写作产生影响——影响最大的肯定是大刘了。不管是《朝闻道》里对科学探索的执着精神,《流浪地球》里宏伟的技术想象,《球状闪电》里对宏电子的大胆设定,《三体》里关于宇宙社会学的假设和推演……几乎每一篇小说都给我带来很大的震撼。我刚看小说那个阶段,正好是大刘开始在《科幻世界》杂志发表作品的时期。他的作品是典型的设定先行,就是先有了一个令人惊艳的点子,然后再以此想出一个故事去包装它。我小时候看过的那么多科幻小说,至今仍有印象的,都是那些设定奇特的篇目——甚至很多作品的故事都不记得了,但点子仍然印在脑中——这些作品里大部分就是大刘的。因此,我的的很多小说里其实也都难免有刘慈欣作品的影子,比如《单孔衍射》的一些部分就和《赡养上帝》很像。写作的时候其实没有想太多,发表之后,《北京文学》的师力斌老师评论说后半部分让他想起了大刘的一篇作品,我这才惊觉,虽然是原创的点子,但写作的时候仍难免被之前的阅读经验带跑。另外。王晋康老师和阿西莫夫的一些作品也对我影响很深,但可能是因为王老师大部分作品的发表时间较早,很多早期作品我也是最近才补完,所以对我的影响不如几乎一直伴随我成长的大刘。

你学习的专业或从事的职业是什么,它能够给写作提供滋养吗?是否希望成为职业作家?

刘洋:我的专业是凝聚态物理,之前也一直在从事强关联体系的数值研究。物理学专业的背景的确为我的创作提供了诸多方便,比如我比一般的科幻作家更熟悉科学研究的范式,对实验室等科研工作的场所也较熟悉,这些都是在科幻作品中经常需要描写的。另外,我很多灵感也是在看文献的过程中产生的——不仅是专业相关的论文,我喜欢看各种研究方向的论文。最近我对自然语言处理产生了兴趣,准备用它对当代科幻文学做一些量化研究。我喜欢写作,但是也喜欢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做一些科研,所以对目前在大学的工作状态比较满意,暂时不会辞职去做职业作家。

当下的文学生产和传播机制是否为你提供了足够大的空间与足够多的途径?你的作品主要通过哪些渠道发表?

刘洋:虽然传统的科幻杂志在逐渐衰落,但近些年科幻小说的发表渠道并没有减少,一大批征文比赛、新媒体平台、杂志书等都蜂拥而起。现在主要的问题反而是作者太少,好的稿子太少,不够发。我自己写的稿子都顺利发表了,中短篇小说多发表在《科幻世界》杂志,一些科幻随笔发表在“不存在日报”。近些年我专注于写长篇,也和出版方建立了很好的互动关系,所以在这方面来说对我并不存在太多的阻碍。

怎样看待从“五四”发展至当下的中国现当代文学传统?其中的经典作品在你的日常阅读中占有怎样的比重,是否构成写作的参照系?

刘洋:经典的当代文学作品有很多值得科幻小说学习的地方,主要是其观照现实的写作态度。我有一篇叫做《单孔衍射》的短篇小说,最早发表在《文艺风赏》上面,之后被《北京文学》《小说月报》等杂志转载,这也是我个人比较满意的作品之一。在这篇小说里,我就是想把对现实的观照以一种科幻小说特有的方式体现出来。这一点也是我在之后的作品中所一直想做到的,在我最近出版的长篇《火星孤儿》里也做了一些这样的尝试。

你关注同代人的写作吗?是否可以从中发现不同于前几代作家的群体性特征或倾向?

刘洋:我看的比较多的是科幻小说。近些年涌现出了很多年轻的科幻作家,比如阿缺、杨晚晴等,他们都有鲜明的创作风格。比起刘慈欣、韩松这一代来,新一代科幻作家的作品更加多元,风格更多样化。比如有的偏轻小说,故事具有一些“日漫”的风格,有的特别擅长写人物对话,小说里出现很多戏谑和搞笑的桥段,这些都是前几代作家里比较少见的。

文学期刊、专业奖项、写作同行、专家学者、图书市场、大众媒体及互联网等所呈现的文学评价尺度,有哪些会影响到你的写作?你的“理想读者”是谁?

刘洋:我的写作还是比较主观的,影响我的主要还是我的阅读经验和写作趣味,其他人的评价我会看,但是可能写起来还是以自己的想法为主。一定不要什么热门就写什么,或者纯粹为了商业目的去写作。在大学期间,有一段时间我对眼前的科幻小说很失望,就感觉看起来没有小时候那种惊艳感了。那时候我就想,干脆自己写一写吧,于是写了一些自娱自乐的小说,也没有想着去发表。过了几年,即便作品开始发表了,这种“自娱”的写作目的仍然没有消失。“理想读者”就是我自己。

是否认同历史感、现实感的匮乏与经验的同质化是当代青年作家普遍面临的问题?你认为自己拥有独特的个人经验吗?

刘洋:确实有这样的问题,现在很多作品感觉就是在一个虚无的架构中写作,很多都是模式化的。我自己有时候也有这样的困难,很难把握一些现实性很强的东西。也许广泛的阅读是一种解决的方法。

文学之外的其他艺术形式,如音乐、绘画、戏剧、影视等,对你的写作有何影响?

刘洋:其实目前科幻的主要载体已经不是小说,而是影视作品了。我经常看一些好的科幻剧集或者电影,它们会激发我的创作冲动。我也很喜欢听音乐,但和写作无关,我写作的时候喜欢安静一点的环境,一般也不会放音乐。

科幻、奇幻、推理等类型文学,非虚构写作以及互联网时代种种新的写作实践,是否正移动着文学的边界?在你看来,未来的文学经典可能会呈现怎样的面貌?

刘洋:毫无疑问,正是如此。类型文学也许会逐渐地和所谓的主流文学融为一体,这种趋势在西方已经很明显了。在我看来,为了从越来越多的多媒体影音娱乐中抢夺读者,未来的文学经典一定要更有趣味性、更有悬疑感和惊奇感,这些都可以从类型文学中获取经验。

刘洋是一位值得关注的科幻新秀。《火星孤儿》延续了科幻文学的宝贵传统,展现了科学的诗意和宇宙的美感。——刘慈欣

这是一本写给少年人的科幻小说,故事里流淌着黄金时代和残酷青春的血脉。——江南

《火星孤儿》证明刘洋早已具备一流科幻小说家的实力。——宝树

刘洋的作品里充满了新奇的创意和肆意的想象。他擅长从一个普通的科学概念出发,展开大胆的推想,为我们呈现出一个神秘而奇幻的世界。同时,他的故事往往又从我们熟悉的生活出发,他写二胡、写西游、写拆迁,既观照现实又极具中国味。——南方科技大学教授吴岩

刘洋的科幻似有神通,总能在人情世象与抽象规律之间打通经络,由平凡见不凡。《流光之翼》在题材与风格多样性上又有突破,兼具想象雄奇与阅读快感,令人对他的未来创作更生期待。——陈楸帆 科幻作家

刘洋擅长在平常的事物中描绘超常的风景,在虚幻的想象中抓住坚实的物理,让我们在一个个脑洞的展开中看到世界无数的可能性。——严锋 科幻评论家

作为同时代的科幻写作者,刘洋亦师亦友,我也将他看成是一个可靠的标杆,努力向其看齐。——王元

  • 《火星孤儿》

​​外星文明、末日、拯救世界……这些元素出现在科幻小说里再正常不过,《火星孤儿》却选用了一个独辟蹊径的主题——高考——把这些司空见惯的元素串联出了新鲜感。1977恢复高考至今,30年过去了。千军万马挤独木桥、知识改变命运……高考早已深深镌刻进了好几代人的灵魂里,并且可以预见,它还会在接下来的好几代人身上继续延续下去。

高考太重要了,每年高考时期,小区不能装修、工地不能施工、广场舞也不让跳,举国上下都在为高考让路。高考也太沉重了,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大部分孩子一生下来就在为高考做准备,至于高中三年,更是卧薪尝胆,背水一战。很多人在高考十几年二十几年之后,做的噩梦还是卷子怎么都答不完。高考这个深入人心的主题给了《火星孤儿》天然的优势,它非常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但同时也为作者的写作提出了两个重大的挑战:一、如何对熟悉的事物进行陌生化构造;二、如何将其与科幻小说天马行空的想象与宏大的架构有机嫁接。《火星孤儿》交出的答卷,基本是令人满意的。

首先是“高考”。想要让高考变得“不一样”,必须得让它先“一模一样”。本书的前半部分,故事的舞台仅仅在近腾中学,主角只有一群备战高考的师生,书中关于他们和他们的高考的描写,只有一个词可以总结——“青春”。不是那种明媚到忧伤的青春,也没有过分残酷的装腔拿调,就是朴实而多面的青春,就是在高考重压之下的年轻的我们。至少我自己是用过跟书里一模一样的方法来藏课外书的,看到这样的情节,当然能会心一笑。

“一模一样”只是起点,最终还是为了“不一样”,这需要具备精准捕捉日常生活中的那些荒诞的毒辣眼力和扎实笔功。现实生活中,不管是衡X中学还是绵X高中,都不可能给学生戴上电子项圈进行电击。但如果真的有文中的“定向记忆消除技术”呢,如果家长和社会都认同这是必要的呢?《火星孤儿》里对于备战高考的描写让人觉得毛骨悚然的原因恐怕就在这里——这些已经发生,这些可能真会发生。

如果故事止步于此,那这本书可能真的应该像后记里写的那样,叫《高考纪事》,它会是一篇非常好的小品文,但这显然不能满足作者的野心。读过刘洋中短篇的人应该都知道,他是个设定控、死硬理性派,一个典型的硬科幻作者。高考在他的笔下,绝不会只停留在某所中学和某群考生这一层面。

高考如何超越自身所处的世界与科幻小说中更宏大的视界接洽,恰恰取决于高考本身。在《火星孤儿》里,这一决定性因素是超高压的高考赋予了考生超强大的应试能力,即不假思索地接受一套理论,并严格按照它的规则进行运算和处理的能力。只有在科幻小说中,才能出现一个物理法则与人类完全不同的异世界,也只有科幻小说能让它们与我们相遇,为我们在高考中习得的、更接近机器远离人性的学习方式提供某种意义。

对于这个异世界的建构,刘洋在书中的表现是令人惊奇和惊喜的。校园之外一开始只有高考神话带来的商业阴谋,随着一系列末日异象的铺陈,近腾中学的真相也慢慢清晰起来。本来只是一所为了实现真正意义全封闭的高校,却碰巧逃过了地球遭遇的厄运,当整个地球陷入火海之时,近腾中学竟变成了最后的希望。

不管是在校园外还是在校园内,书中每个点子都既新奇又合理,“刘洋式的脑洞实在让人应接不暇”。比如学生发现校园不在地面这一情节,有人是反抗校内高压政策溜出去迷了路闯进了空间站内部发现的,这是一个比较取巧的讲故事方法,软硬科幻都能用。但主角一行人却是通过观察校园内的道路走向推理发现的,这个点子就只有知识储备丰富的硬科幻作者才能想出来。

即使是处理末日这种本身就已经具备足够冲击力的元素时,作者也没有“偷懒”。从一把小小的活过来的扳手,到蔓延全球的断电和诡异火灾,背后都有逻辑自洽的设定支撑。水分子真的是H2C,金属确实是绝缘体,近腾中学需要学习的那套匪夷所思的物理法则其实是沟通宇宙中两种截然不同的智慧生物的桥梁。正是因为有这一套异想天开却逻辑严密的科学幻想,末日与另一种智慧生物的真相的揭秘可谓酣畅淋漓。低维生物在刘慈欣的笔下还是一种只存在于理论中的奇观,但在《火星孤儿》里,刘洋从实在的物理法则层面,构建出了一块真实的二向箔。

作为长篇处女作,《火星孤儿》真的很惊艳,充分展现了刘洋在“硬”科幻方面的功夫。但从小说的层面讲,设定越“硬”,对故事的要求就会越高。前半部分对高考生活的刻画称得上入木三分,后半部分拯救世界的情节却略显着急了。写一群学生和写一个邪教头子对笔力的要求是完全不同的,《火星孤儿》里,学生和外星文明这两头都完成得很漂亮,但中间那一部分发生在地球上的故事,还有很大的着墨空间。也是因为这种落差,本书的两个大情节之间存在比较明显的断裂感。

这也许是选择了高考这个主题不得不面对的挑战和缺憾,高考离星空太远了,离世界也太远了。每一个困在高考里的人,都像一个茫然的孤儿。太多人做着他们并不理解的试卷,背负着他们从未真正见过的压力,变成了一台机器。不过,与其说是刘洋选择了用高考来写一部科幻小说,不如说是高考选择了刘洋来写一部科幻小说。在这次并不算完美的尝试里,困在高考里的孤儿们,因为靠近了星星,将不再那么孤独和茫然。


  • 中短篇科幻小说集《蜂巢》
  • 《蜂巢》读后感(一):只是,当我们只剩下意识,生命将如何存在?

  《蜂巢》是作者刘洋继《完美末日》后又一科幻短篇合集,书里一共包含了12个故事:《开往月亮的列车》、《机械女佣》、《幻树》、《肇事者名额》、《穴居者》、《蜂巢》、《星际逃杀》、《白马寺》、《声波生物》、《木人张》、《异人》和《抑郁》。

  关于末日的故事层出不穷,每时每刻都有人在写,如何写得超出想象又能近乎实际,成了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作者刘洋是一名凝聚态物理学博士,他在近乎实际这方面很稳,那么他所要做的就是如何超出想象。这一次,他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计划。计划的内容却是人类要抛弃自己的肉体,将意识寄居在“蜂巢”。人类自此踏上孤独的星际旅程,寻找未知的新家园。从《完美末日》到《蜂巢》,可以感受到作者刘洋在很努力的生长。


 * 《蜂巢》读后感(二):由科幻小说引发的一次疑虑

当我们只剩下意识,生命将如何存在?

  拜读过三体之后,迟迟不敢再读硬科幻类小说,三体固然很好看,但我实在是怕枯燥的物理知识压抑读书的乐趣。刘洋的这本《蜂巢》是科幻短篇的合集,我抱着试试看的心情翻开这本书,惊讶的发现故事带给我的思考远大于本身物理的框架。

  刘洋本身除了作家的身份外还是凝聚态物理学博士,所以整本书无论是从逻辑上还是创作上都十分严谨,语言简练,沉稳。用基础物理的知识构建框架,有一种很强烈却易懂的专业感。由于是短篇小说,每个故事都不冗长枯燥,反而读完之后跟有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如果说拥有物理学背景是刘洋写小说得天独厚的条件,那么他的构思就可以说是锦上添花了。

  既然这边书名就叫做“蜂巢”,那就从《蜂巢》说起吧。还是那个“千年老梗,”世界末日来临,流浪行星即将撞击地球,人类未来怎么办,当然达官贵人们已经迁往为星球,那剩下的平民呢?蜂巢之所以能作为本书的书名,是有道理的,刘洋脑洞大开,人类在面临毁灭的危机时,要抛弃自己的身体,将意识记忆保存在“蜂巢”里,然后从蜂巢为出发点,继续延展人类的文明。

  只有意识的存在,到底还能成为个体了吗?刘洋把这个问题抛给了我们读者,如果告诉一个将死之人,说保留意识的科技能够继续延续你的生命,只不过是以另一个方式,没有痛苦,永远不用担心生病死亡,我想大部分人都会义无反顾的选择吧。这是人的本能反应。如果只剩下了意识,你还会思考自己是否还能够称为“人类”还是机器?

  科技的发展延伸了我们的视野,也拓宽了我们的高度,但科技的发展也同时束缚了我们的自由。书中有一段描写“古河醒来的时候,发现自己在一个圆形的房间里,周围空空荡荡的,雪白的墙壁,什么装饰品都没有……在自己的脚上,有一条透明的绳索,他试着扯动了一下,基本的活动没有问题,但是无法离开沙发超过一米。”当人类选择将自己的意识注入到这个干净,未经雕琢的蜂巢时,他能够感受到存在,他觉得自己是一个个体,但就是被束缚在了这个象牙塔中,他的意识获得了生存,他的人格失去了自由。

  人类文明延续了上万年,到现在遍布大地,各种各样的文化,思想,语言,艺术,这是在一个安全的“蜂巢”中无法实现的,如果没有当时第一个群体中的猿人的出走,也就不会有如此丰富多彩的世界。当意识抽离肉体的那一刻起,就标志了人类文明开始倒退。

  《蜂巢》这本书的精彩不是几段文字就能够概括的,无论是《机械女佣》中的悬疑河道德底线的考量,还是《穴居者》中天马行空般的穿越,亦或是《木人张》,《异人》……每一个故事不仅是科幻小说的典范,更是超脱于传统科幻小说的含义,或紧张,或温情,或感动,或顾虑,刘洋用他巧舌如簧的语言构建了一个星罗棋布科幻世界。


 * 《蜂巢》读后感(三):若有黄金时代,你们即为黎明。

  多年来习惯了各式各样带有科幻元素的小说,当读到这本纯正的科幻小说,最初把我带入这个领域的激情澎湃再次涌起、记忆犹新。法国的凡尔纳,英国的克拉克,中国的刘慈欣,加拿大的沃茨……是这些人给了世界上最伟大和终将成就伟大的那些人思考与引领,也只有这些人才创造出了科幻小说真正必须存在的价值。正如《时间深渊》作者付强所言,写出科幻设定的篇章对于一个科学工作者而言并不比写一篇论文困难;但创作一部真正的科幻小说,你需要的付出量远比写一篇论文要大得太多太多。我想,也只有如此,读者的收获才能比作者的付出意义更大。有人说,科幻小说不必是科学家写的;但我认为,在科学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也只有科学工作者才更有能力、有责任承担科幻这座科学与艺术间的宏伟桥梁。感谢刘洋、付强……以及更多即将出现的科学专业作者,你们对真才实学的架构,将使中国在《地球往事》之后第一次出现意义非凡的科幻小说。这无关软硬喜好,只关乎于你们将带给那些还在认真学习的人真实的快乐与成长;那份收获,是扎实的,也是铭记于心的。


 * 《蜂巢》读后感(四):科幻是如何造就的

  最近迷上了科幻小说,每当有了阅读的机会,我几乎都要点灯夜战,从第一句话读到最后一个字,哪怕是黑夜变成了黎明。

  〈蜂巢〉当得起这样的付出与感动,尽管此书在情节上与其它先行的科幻小说有些雷同,都是在人类危机的背景下展开的,但是面对可能到来的危机,人类总仍然放不下万物主人的自尊,可怜的自尊,能创造出一些求生去死的法门,或许是金钱、或许是权利,或许是颜值,在人类前所未遇的危机面前都是不足于言道的,真正让人区分于动物的还是他那不息不灭的思想。蜂巢,可以作为思想的栖息地,别的构筑物也不是没有这样的功能,但是我以为,这种构筑只是物质的存在,而不是物质的区分。

  不明白现在的书为什么腰封总是挂大旗,比如本书说是世界华人科幻协会会长吴岩所推荐,姑且不问世界华人科幻协会是否存在,即使存在也对科幻小说没有太多的促进作用,毕竟我一惯地认为科幻小说只是作者个人化的作品,而很少是集体创作。看了一下作者刘洋的简介,这其实也是我阅读的癖好,虽然明明知道文如其人是靠不住的,但是我仍然相信没有一定的理工科造诣,仅凭脑洞大开,是行而未远的。刘洋的凝聚态物理学在读博士,至于什么是凝聚态,我等物理水平仅有初中的文科生是无法洞察其要义的,我们更关注的是故事情节是否精彩,思想是否深刻等。

  本书实际上是由十二个彼此独立的故事组成的,每则故事的主人公或幸运,或不幸,或快乐,或悲伤,总是自觉不自觉地沦入到一种前所未有的恐惧中,为了解决自身的生存,或者为了拯救心爱的人儿,在似是而非的物理现象面前急中生智、因势利导罢了。最令人感动的是,作者充分考虑到读者的物理水平,对于一些复杂的物理现象还进行了浅显的科普,有的是由上下文组成的,有的是脚注的方式,但有总胜于未有,让我们消除了对理工科的恐惧。当然,仅仅通过看这些批注就想提升自己的物理水平,也是不可行的。然而,我们从此可以看出科幻小说还需要有点技术储备的,这种储备的多少,决定了小说情节是否能引人入胜,思想是否能先声夺人。


 * 《蜂巢》读后感(五):看似荒诞,实则值得深思——读《蜂巢》有感

  我喜欢读书,但看过的科幻小说并不多,提起科幻小说,也就是在很早以前读过倪匡先生的《卫斯理系列》。科幻小说其内容交织着科学事实和预见、想象,所以常有末日、灾难、未来时空、星球大战等这些元素,初读科幻小说会有太不真实、甚至荒诞之感,其实细细品味,这类小说也很深刻。

  《蜂巢》是一本科幻小说短篇合集,内容包括了《开往月亮的列车》、《机械女佣》、《幻树》、《肇事者名额》、《穴居者》、《蜂巢》、《星际逃杀》、《白马寺》、《声波生物》、《木人张》、《异人》、《抑郁》共12个短篇。故事都很新奇,有关于科技的、有关于星球的、有关于人性的,往往出乎意料却又在情理之中,其中有关于对未来、生命与意识等多方面的思考,这本科幻小说不一样!

  本书的作者刘洋,是凝聚态物理学博士、新锐科幻作家,曾获第一届科幻小说“星空奖”、第四届“光年奖”一等奖、第八届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科幻电影创意专项奖等,已出版过短篇作品集《完美末日》。所以刘洋的这本《蜂巢》,我们也有理由去认真阅读。

  一般认为优秀的科幻小说须具备“逻辑自洽”、“科学元素”、“人文思考”三要素。科幻小说看似荒诞,看似脱离现实,写的大都是“明天”或者“后天”的事情,但是倘若我们把握不好今天,很多事情也许都会成真。本书所要引发的思考,正是封面上所写“当我们只剩下意识,生命将如何存在?”当末日来临,人类抛却骄傲的肉体,将意识寄存于狭小的“蜂巢”,像狗一样逃离……

  正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或许不同的人读《蜂巢》会有不同的感受,但当翻开书页,文字必不会让你失望。科幻之中也有真情,也有深刻的内容,好书值得一读!


 * 《蜂巢》读后感(六):当人类面临选择……

  人类的科技水平发展越是迅猛,对自己的未来就越是关注。上天入地两件事,当然“上天”相对来说还是要靠谱些,毕竟宇宙空间更为深邃,目前的发现也让人不由地有了某种期待——更不用说,2017年初NASA运行14年的斯皮策太空望远镜发现了一个最令人兴奋的结果:至少有7颗地球大小的行星,围绕在太阳系外同一颗距离我们40光年的单恒星轨道上,其中3颗行星可能含有液态水并维持生命——在太阳系和地球的寿命和未来已经确定的前提下,本着人类还有继续向前看的想法,如果不出什么意外的话,人类肯定要向星际空间进发。如果7000万年前的那一颗袭击地球的小行星的惨烈一幕重演的话,那就更不好说了。

  所以,天文学家需要把各种各样功能强大的天文望远镜朝着太空仔细搜索;而科幻作家更是足以领先一步乃至数步,尽情想象人类有一天与星际空间的种种纠缠,各种“末日”故事也由此层出不穷……人类将来向何处走?这确实是一个至关紧要的问题,而且也确实可以做一些前瞻性的探索研究。譬如,对于人类现在的前沿科技水平,随便问一个百年前的物理学家,又有哪一个会觉得短短的一百年后居然就可以成为现实了呢!所以,虽然《蜂巢》中的故事都不过是故事而已,却也许不应该完全以故事来看待,而是可以想一想——如果真是那样,人类又该作何选择?!

  作为凝聚态物理学博士以及技术乐观主义者,刘洋在自己的科幻小说中“注”入太多的硬科技是游刃有余的。不过,科幻小说毕竟不能等同于科普作品,“硬科技”如果过于“硬”,让一般人听了之后完全茫然的话,相关的科幻效果也就荡然无存了。这一点在科幻作品中必须引起注意。事实上,最好的科幻作品,也许并不在于科技的色彩有多浓厚、篇幅有多么巨大,而应在于它能否引起读者的思考与共鸣,能否拥有更多的人文情怀!科幻作品应该更近一点地深入读者群中,而不是高高在上。

  以这一个标准来衡量的话,刘洋在《蜂巢》这部科幻短篇小说集中的12篇作品,值得关注的大概会有这么几篇——《肇事者名额》《穴居者》《蜂巢》《星际逃杀》《异人·偏执狂》。篇幅虽小,却足以感受到一种“余音缭绕”的阅读体验。

  比如,对于《肇事者名额》,如果是在现实生活中,能想到的肯定是交通肇事。而在未来,当交通肇事的对象变成了外星生命,而肇事者又有前往“敌营”一探究竟的现实可能性时,人类又会作何打算呢?!更不用说,外星生命的一年还不到地球上的两个月了!而在《蜂巢》的故事中,当人类必须面临着抛弃自己的肉体、将意识寄居于“蜂巢”才有可能迎来新生的机会时,人类又该作出什么样的选择呢?!……

  值得注意的是,有一个有趣的现象,刘洋在自己的科幻作品中,或许更愿意让人类自己尝试进行选择,而且是一种生死选择。生死关头的选择往往最能考验人心、人性,而选择的结果要么是百分之百、要么是零。看似很残酷的设计,其实似乎也非常符合现实情况。至于《穴居者》中的情形,也许更多的是一种哲学层面上的思考,与遥远或者不遥远的未来其实并没有多大的关系。


* 《蜂巢》读后感(七):末日之下

  通过看这本书,我发现了几处小细节。第一,首先很多科幻巨著的大前提往往都是末日,也就是说我们的科幻作家们经常会有一个末日情结。第二个就是科幻小说经常必备的一个元素,就是外星人或者是外来生物,最后一点也是我最近读科幻小说的一个新发现。那就是我们写科幻小说的作者的学历越来越高了,比如这本风潮的作者刘阳,就是一个凝聚态物理学的在读博士,他身为一个新锐的科幻作家,拥有这么高的学历,对我们来说,你也是好事,毕竟作为一个技术的乐观主义者,我们可以想象,他对于,一些科幻和技术,常识的描述肯定是更准确,更没有逻辑错误。所以说优秀的人总是会拥有各种各种强烈的技能。 当我们只剩下意识的时候,生命将如何存在?蜂巢,就是作者构思的一种,生命存在形式。 蜂巢,蜂群生活和繁殖后代的处所,由巢脾构成。各巢脾在蜂巢内的空间相互平行悬挂,并与地面垂直,巢脾间距为7~10毫米,称为蜂路。在作者的故事中,蜂巢在最后的时候,成为人类意识的存放地。

  在蜜蜂的蜂巢中。每张巢脾由数千个巢房连结在一起组成,是工蜂用自身的蜡腺所分泌的蜂蜡修筑的。大、小六角形的巢房,分别为培育雄蜂和工蜂的,底面为3个菱形面。培育蜂王用的巢房,称为王台,形状似下垂的花生,是蜂群在分蜂前临时修筑的,多在巢脾下部和边角上。在雄蜂房和工蜂房之间,以及巢脾与巢框的连接处,出现有不规则的过渡型巢房,用于贮存蜂蜜和加固巢脾。 作者在开篇的第一篇文章里就写了主人公肖飞的妹妹是一个拥有着疾病的妹妹。 家中的氛围被妹妹的重病所环绕,现在想来也是整个故事的一个暗示,和基调,大的环境是衰败的。流浪行星即将撞击地球,毁灭不可避免,权贵们早已安然迁往外星球,大多数的普通人似乎只剩下等死;这时候,一个大胆的计划被人提出,然后迅速付诸实施――这个计划的目标是拯救所有人类。计划的内容却是人类要抛弃自己的肉体,将意识寄居在“蜂巢”。人类自此踏上孤独的星际旅程,寻找未知的新家园 。

  故事新奇有趣,脑洞大开,气势恢宏,推荐大家阅读,在作者构造的另一个世界里冒险。

刘洋长时间钻研科学,有着深厚的物理知识,他擅长从一些看似普通而抽象的原理发掘出独特的科幻创意和神奇故事。与此同时,他的作品构思新颖、精巧,文笔精妙,有着非凡的想象力。作品灵感来源于“如果书中的知识都是编造的”的设定,总在现实土壤上寻找创意的点子,进而延伸开去,这与刘慈欣的影响有关。刘洋认同刘慈欣关于“科幻是以创意为核心”的写作方式。“点子科幻”在他看来,是最具有“黄金时代”风格的核心科幻,他希望能够坚守这样的写法。

刘洋从小喜欢看科幻小说,但刘洋开始科幻创作则因一次偶然:在读研究生期间选修了一门“科幻电影赏析”的课程,没想到其实是科幻写作课程。以那次课程为起点,他开始认真地、以发表为目的地写科幻小说。物理学的知识背景对他的小说创作起到了科学支撑的作用,比如《开往月亮的列车》最早起源于他为了调试编程软件所写的一个测试程序,《蜂巢》则是为了写石墨烯的论文,研究石墨烯中电子的迁移速度时找到的灵感。

你需要登录发表评论。
  • 科幻作家/刘洋.txt
  • 最后更改: 2021/10/19 23:30
  • 127.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