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作家:罗伯特_海因莱茵

罗伯特·海因莱茵

罗伯特·安森·海因莱因(英语:Robert Anson Heinlein,1907年7月7日-1988年5月8日),美国硬科幻小说作家,人称“科幻先生”(Mr. SF)。他的作品被认为在科学和工程方面有相当可信度,也帮助提高了对科幻类作品的科学准确性的要求标准。

海因莱因是1940年代晚期将无修饰科幻小说打入一般主流杂志(《星期六晚邮报》)的第一位科幻小说作家。他是1960年代最畅销长篇科幻小说的头几名作家之一,与艾萨克·阿西莫夫阿瑟·克拉克并称为“英语科幻小说三巨头”。海因莱因共获得5次星云奖,加上3次追授共获得7次雨果奖。星云奖奖项主办方美国科幻和奇幻作家协会更是于1974年将首届大师奖授予海因莱因,并于次年正式颁奖,以表彰其在科幻奇幻领域的终生成就与贡献。

海因莱因作品的主要题材包括:极端个人主义自由意志主义独我论宗教精神和肉体之爱的关系以及对全新家庭结构关系的猜测,等等。由于他对这些题材独数一格的写作风格,外界对他作品的反应往往截然相反:他于1951年发表的《星船伞兵》被指责为宣扬法西斯和军国主义,1961年发表的《异乡异客》则出乎意料地被认为鼓吹性解放和反文化。

海因莱因生于美国密苏里州巴特勒,成长于堪萨斯城,是三位科幻巨人中惟一一位土生土长的美国人。这个环境虽然对他的作品有很多影响,他后来在写作和个人生活中却冲破了很多此时此地的价值和道德观。


青年海军生涯

1929年海因莱因以优异的成绩从美国海军学院毕业并分派到列星顿号航空母舰上服役。

1933年至1934年期间,海因莱因在罗柏号驱逐舰上服役,军衔升至中尉,却在1934年因肺结核退役。其后在漫长的住院治疗期间发明水床,然而他之后在3部作品中过于详细的描写使其失去申请专利的机会。这段军旅生涯给予海因莱因第二重要的终身影响——他极度认同忠诚和领导力等与军人有关的品质。

退役后的海因莱因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非正式地攻读几星期研究生数学和物理课程,之后他因为自身健康或政治计划或两者兼而有之而罢休。尔后他从事经营一系列不同的职业行当,包括房地产和银矿等等来维持生计。


早年婚姻与政治

《时间足够你爱》

关于海因莱因和埃莉诺·库里(Elinor Curry)的第一次婚姻记载不多,而1932年与他成婚的第二任妻子莱斯琳·麦克唐纳(Leslyn MacDonald)则是一位政治激进分子——据阿西莫夫回忆,海因莱因在此期间是一个“彻底的自由派”。

20世纪30年代前期,他参与厄普顿·辛克莱的社会主义“结束加州贫困运动”(EPIC)。1934年,海因莱因为辛克莱失败的民主党加州州长竞选做出努力工作。他自己于1938年亲自竞选加州议员,但也以失败告终。

在后来的岁月中,海因莱因对这个参与社会党活动的阶段讳莫如深,对他自己的政治历史也是写得很隐讳。他于1954年写道:“很多美国人坚认麦卡锡开创了一个‘恐怖统治’。你害怕了么?我没怕,虽然我有不少政治背景可比麦卡锡议员左多了”。


写作经历

虽然海军病残津贴让他不太穷困,海因莱因为付款买房开始写作。1939年,他的第一篇小说《生命线》发表于美国科幻教父约翰·W·坎贝尔主编的《震撼科幻小说》杂志。他很快成为社会科学幻想运动的公认领袖之一。他的早期作品逐步拼凑成主题相当一致的未来历史系列。1941年,杂志主编坎贝尔此系列的年表发表在《震撼科幻小说》,年表日后在海因莱因合辑《贯穿明日的过去》中重印。

二战期间,海因莱因重返美国海军从事航海机械方面的工作,同时拉上的阿西莫夫和L·斯普雷·德坎普一同受雇于海军飞机工厂。1945年,战争进入尾声,海因莱因开始重估职业走向。广岛与长崎原子弹爆炸和冷战的开始,驱动他着手进行政治相关的非小说写作。同一时期,他有4篇重要故事作品在《星期六晚邮报》上发表,其中首篇《地球上的绿色山丘》发表于1947年2月,是美国科幻作者第一次发表于主流文艺杂志。他为之撰写剧本并设计特殊效果的电影《奔向月球》更是获得1950年第23届奥斯卡最佳特技效果奖肯定。

这一期间最为重要的是,海因莱因开始为斯克里布纳出版社撰写一系列青少年小说作品,一直延续到20世纪50年代,并于1952年出版《滚石家族游太空》

1948年海因莱因与第二任妻子莱斯琳离婚,并于同年与第三任妻子弗吉妮娅·“吉妮”·海因莱因(原姓 格尔斯滕费尔德)结婚。身为优秀航空工程师、化学师的她不但与海因莱因白头偕老,还成为其作品中不少聪明而独立的女性人物原型。1953年至1954年期间,海因莱因夫妻进行了一次环球旅行,并被他写进《皇家流浪汉》(1992),也为他日后有关太空旅行的小说——如《火星少年》(1963)——提供了背景。

《严厉的月亮》

阿西莫夫认为海因莱因与吉妮成婚的同时也在政治上突然转向极右。海因莱因夫妇于1958年成立“帕特里克·亨利联盟”,1964年为美国“保守先生”巴里·戈德华特总统竞选活动工作,而且早前发表的《皇家流浪汉》中有两大段关于麦卡锡听证会的辩解。然而这种政治大转弯印象的产生,可能是由于传统的美国政治左右翼划分不一定适用自由意志主义,再加上海因莱因本人独出一格、不愿拘泥于传统的意识形态定义——包括自由意志主义。吉妮对丈夫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文学和科学方面。她不但是丈夫手稿的第一读者,更是在他们的工程专业工作上比他还厉害。

海因莱因的少年文学作品造就了后来一代对科学和社会议题敏感的成年读者。[尽管他的少年文学系列大多数重复使用一系列相同题材,他于1959年完成的《星船伞兵》还是被斯克里布纳出版社的编辑认为过于争议而被拒绝出版。这反倒解除了儿童作品对海因莱因的束缚,让他开始“以我自己的风格写我自己的东西”,创作出一系列富有挑战性、重新划定科幻界限的作品,其中包括他最著名的《异乡异客》(1961)以及被认为是他最佳作品的《严厉的月亮》(1966)。


晚年与健康

1970年后海因莱因经历一系列健康危机,其间仍勤奋写作。20世纪70年代初他因腹膜炎休养两年多方才恢复,随后便提笔撰写《时间足够你爱》,并于1973年发表。他和吉妮穿越全美宣传捐血,并第三次受邀成为世界科幻大会(密苏里堪萨斯城,1976)的嘉宾。1977年海因莱因因为一根阻塞的心血管几乎中风,之后为此接受当时少见的最早期心脏搭桥手术。术后的海因莱因精力焕发,并于同年列席美国国会两院特别委员会听证会,以亲身经验举证空间技术副产品对老年体弱者的帮助。

1980年至1988年期间,海因莱因一直在为他的新小说系列《世界神话》组织早期写作材料,直到1988年5月8日因肺气肿和充血性心力衰竭于睡梦中去世,享年80岁。

Heinlein is usually identified, along with Isaac Asimov and Arthur C. Clarke, as one of the three masters of science fiction to arise in the so-called Golden Age of science fiction, associated with John W. Campbell and his magazine Astounding.[115] In the 1950s he was a leader in bringing science fiction out of the low-paying and less prestigious “pulp ghetto”. Most of his works, including short stories, have been continuously in print in many languages since their initial appearance and are still available as new paperbacks decades after his death.

He was at the top of his form during, and himself helped to initiate, the trend toward social science fiction, which went along with a general maturing of the genre away from space opera to a more literary approach touching on such adult issues as politics and human sexuality. In reaction to this trend, hard science fiction began to be distinguished as a separate subgenre, but paradoxically Heinlein is also considered a seminal figure in hard science fiction, due to his extensive knowledge of engineering and the careful scientific research demonstrated in his stories. Heinlein himself stated—with obvious pride—that in the days before pocket calculators, he and his wife Virginia once worked for several days on a mathematical equation describing an Earth-Mars rocket orbit, which was then subsumed in a single sentence of the novel Space Cadet.

(to be translated……)

以下列表将海因莱因发表的作品分类按各自首次出版时间由先到后排列。

长篇小说


  • Sixth Column, 1949(1941年以笔名安森·麦克唐纳连载,又名The Day After Tomorrow)
  • Methuselah's Children, 1958(1941年系列中篇小说)
    • 〈玛士萨拉之子〉收录于同名小说合辑 中国大陆《玛士萨拉之子》(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ISBN 978-7-5364-6883-2)
  • Beyond This Horizon, 1948(1942年以笔名安森·麦克唐纳连载)
  • The Puppet Masters, 1951(1990年修复删改部分重新出版)
    • 中国《傀儡主人》(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ISBN 978-7-5364-5554-2)
  • Double Star, 1956——1956年雨果奖
    • 中国《双星》(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3)
    • 中国《双星》(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ISBN 978-7-5364-5788-1)
    • 中国《双星》(上海文艺出版社,2019,ISBN 978-7-5321-7085-2)
  • The Door into Summer, 1957
    • 中国《进入盛夏之门》(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ISBN 978-7-5364-5219-0)
  • Starship Troopers, 1959——1960年雨果奖
    • 中国《星船伞兵》(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ISBN 978-7-5364-5328-9)
  • Stranger in a Strange Land, 1961——1962年雨果奖(1991年按较长初版重新出版)
    • 中国《异乡异客》(南开大学出版社,1991,ISBN 978-7-3100-0376-1)
    • 中国《异乡异客》(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ISBN 978-7-5364-5951-9)
  • Glory Road, 1963——1964年雨果奖提名
  • The Moon Is a Harsh Mistress, 1966——1967年雨果奖
    • 中国《严厉的月亮》(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ISBN 978-7-5364-5552-8)
  • Time Enough for Love, 1973——1973年星云奖提名,1974年雨果奖提名和轨迹奖(科幻)提名
    • 中国大陆《时间足够你爱》(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ISBN 978-7-5364-6410-0)
  • Friday, 1982——1983年雨果奖提名、星云奖提名和轨迹奖(科幻)提名
  • A Comedy of Justice, 1984——1984年星云奖提名,1985年雨果奖提名和轨迹奖(奇幻)
  • A Comedy of Customs, 2003(1939年完成)

青少年小说


短篇小说


海因莱因作品的特点

总体来看,海因来因的作品具有以下一些特点:作家是一个优秀的故事结构者;其主人公都是美国式的,其小说是“美国梦”的一种表现;大量使用美国俚语和民间故事;注重美国传统,所谓“未来史”很大程度上是美国史;重视因果性和细节可信性。不足之处主要在于科学深度不够,此外其作品的主要思想带有军国主义倾向。

尽管他后期作品不够生动,但是他仍不失为美国最有影响的科幻作家。他曾是1941、1961和1976年三次世界科幻大会的嘉宾,又是1957、1960、1962、1967年雨果奖得主,1975年又荣获一级大师星云奖。即使在他1988年去世后,广大读者仍然推选他为“空前最佳作者”。

海因莱因的科幻写作法则

法则1 :必须动笔

听起来简直可笑是吧?可是这却是很难做到的一条。你不能只是嚷嚷着要成为一个作家,你也不能仅仅只上一些写作课,或者只是研究一点点写作方法,或者就做些白日梦,幻想有一天动笔写下你的大作。成为一个作家的唯一办法,就是老老实实地把自己搁在电脑前,开始写作……

你们谁敢抱怨说自己没时间写作?对于真正的作家来说,要是没有别的办法弄到时间,就只好去“买”一些了。看看加拿大多伦多的特伦期·M·格林吧,他是一名高中英语老师,他的第三本书《灰地暗影》(Shadow of Ashland)就刚刚由著名的出版公司Tor出版。每隔四年,特伦斯就会离开讲台,然后用一年的时间来专心创作,其间毫无薪水可领。我认识的大多数作家都曾为了他们的艺术事业做出过类似的牺牲。

法则2 :开了头,就得写完

如果不把一篇东西从头到尾弄上一遍,你就学不会写作。没错,你历尽艰辛写出来的头几页也许不怎么样,你可能想把它们丢进废纸篓里——但是别扔,逼着自己写下去,直到把它写完。一旦有了一个完整的草稿,就是说,有开头、有中间部分、有结尾,你会惊讶地发现,很容易看出哪部分是成功的,哪部分是失败的。除非自己亲自动手写出一篇幅完整的东西来,否则你永远都掌握不了诸如情节、悬念以及人物性格发展这一类要素的写作技巧。

与此相关的一点是:如果你是某个作家研讨会中的一员,每次千万别让其他人一章一章地来评论你的小说。随便从书中挑出一章,谁都无法就此对整本书做出恰当的评价,而你也只能得到毫无意义的建议:

“这部分看起来和主题无关……”

“不,不是的,实际上,从这里开始,之后的一百页都至关重要……”

法则3 :控制改稿的冲动,除非编辑发话

正是这一条,让海因莱因在文学创作老师那里惹了麻烦。关于这条法则,更恰当的表述也许应该是这样:不要没完没了地修改你的故事。反复修改、字斟句酌、精雕细磨……这些工作是永远做不完的。有句古谚说得好:故事的精妙永无止境,随他去吧。

每改一次,故事就变一个样子;如果在某个时候,你发现自己再改下去,故事就会回到之前的某个样子的话,这意味着,面包该出炉了。

而且,有一点海因莱因是对的(尽管许多初学者不信):如果你的故事接近出版标准,编辑就会告诉你怎么修改才更好卖。一些小型杂志会详细的给出他们的修改意见,不过你也一样会从诸如《类似》、《阿西莫夫科幻小说》以及《幻想与科幻小说》那里收到编辑的修改建议的。

法则4 :必须把稿子推向市场

对初学者来说,这是是困难的一条。你可不能单方面宣布自己就是个“专业作家”了,出钱买你文字的人更有资格来给你封这个头衔。在把作品呈献给编辑之前,你可以一直幻想着自己像《费奥纳瓦织锦》三部曲的作者盖伊·凯佛列·凯伊或者科幻作家威廉·吉布森那样出色。但同时,你不得不正视现实,看一下你的幻想是否经得起检验——而这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可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

我认识加拿大的一个很有抱负的作者,他写完一个故事后,常在两年后才寄出去。他说他没有美国邮票可以贴在回邮信封上。实际上,他认识不少经常去美国的人,他们都能为他捎回些美国邮票;实际上,他还完全可以开车穿过边境,自己去买几张邮票回来;实际上,也并不需要什么美国邮票,用国际回信券就可以了,这些在大型邮局就可以买到。(而且住在多伦多的人可以在阿德莱德南大街260号的多伦多第一邮政局买到真正的美国邮票)

不,他缺乏的并非邮票,而是勇气!他没有胆量去弄清楚自己的文章究竟能否卖出去。

别像个胆小鬼一样,把你的故事寄出去吧!

法则5: 不停地投寄,直到卖掉

无需怀疑,稿子总有被拒绝的时候。几乎可以肯定的说,第一次投稿总会被拒绝,但不要就此退却。到目前为止,我已经被拒绝过142次了。而我认识的每一个职业作家都有一大堆的退稿信。(艾多·梵·贝尔根是加拿大一位多产的恐怖小说家,他曾在一次科幻大会上做过一次著名的演讲,题目就是《退稿孕育兴旺》,并当众朗读了这些年来收到的部分退稿信。)

如果你觉得退稿信里的建议不错,就把故事修改一下,然后再寄回去。如果觉得那些建议不好,那就简单了:把它丢进信封里,换个地址,寄给另一家。总而言之,坚持到底。我个人的最高记录是:一个故事投了18次才卖掉,但它最终还是找到了理想的归宿。(过了一阵子,我又把它卖给了一个文选集,可见一个故事卖掉一次之后,就可以为我们开拓一个全新的市场。)


海因莱茵笔下的社会

作为黄金时代的三巨头之一,作为纯正美国人的海因莱因相比克拉克爵士以及阿西莫夫,多了一些老美特有的“乡土气息”。他既不像克拉克爵士一样,对于宇宙的终极意义,对于人类未来的走向有着独特的思考,也不像阿西莫夫一样专注于书写庞大的银河帝国。老爷子的作品中,更多的是对于角色自身价值的思考,以及角色所处社会的反思。

海因莱因笔下的社会实验,并不像新浪潮时的作者们那样极端。像勒古恩在《黑暗的左手》中以无性种族为主视角所进行的性别平权,女性主义的探讨。海因莱因笔下的人类社会,更像是平行世界般的假设——如果人类在某一历史的关键节点做出了不一样的选择,那么未来会如何发展?

像《星船伞兵》中,经济危机中崩溃的人类社会,被以退伍军人为首的精英主义政府重建,并将足迹扩展到了广袤的宇宙。在书中,海因莱因以第一人称视角,结合自己的军旅生涯,探讨了自己对于公民权,社会责任的理解。虽然《星船伞兵》中的地球联邦曾被批评为法西斯主义、军国主义的遗毒,但书中对于军旅生涯的意义,对于“责任”二字的理解,都非常具有思辨价值。

相比于人类这个族群的命运,海因莱因更关心的是市井小民如何在历史的洪流中做出自己的选择。而这样的偏好也催生出了未来史所特有的魅力——乐观主义下的真实感。


《地球上的绿色山丘》——如何让未来史具有真实感

与《出卖月亮的人》截然不同,《地球上的绿色山丘》中并没有像哈里曼这样凭借自我奋斗改写历史行程的伟大人物。在这本短篇集中,海因莱因撰写了十个殖民时代中的小故事,从空间站建设,到金星殖民地的叛乱,其中夹杂着像是在月球表面捉迷藏这样轻松诙谐的小故事。虽然没有《出卖月亮的人》中令人热血沸腾的登月故事,但《地球上的绿色山丘》通过一个个小人物的故事,勾勒出了未来社会的方方面面,让未来史显得更加可信。

《地球上的绿色山丘》

本书着重于描写开拓外太空殖民地的时代。第一个故事《黛利拉与空间站装配工》就非常发人深思——在全是男人的太空站中,一名杰出的女性工程师突然加入,会引发什么样的问题?

这个故事可以看作是海因莱因对于性别平权的一个阐述。在未来史所描述的社会中,女性的社会地位对比海因莱因所处的冷战时代显然已经大大提高。但对于男权社会来说,让女性出任以男性职员为主导的空间站高级职位也依然困难。故事中的女主人公为了成功获得工程师的职位,故意将自己名字省略,改成了字母缩写。虽然为了避免性别歧视,空间站的人力资源部门已经停止在简历中显示性别,但通过名字依然能够辨别出性别。

在女主人公来到空间站的第一天起,空间站的管理者就想方设法想要让这位“不速之客”离开——在满是男人的地方突然出现一位女性,其后果必然难以预料。但有趣的是,在女主人公到来之后,空间站的糙汉们一改以前不修边幅的生活作风,纷纷当起了“精致男人”,争先恐后的表现自己。而空间站的工作效率也因为糙汉们的“争宠”行为而得以大大提高。最终,在职员表现和工作效率都大大提升的状况下,管理者放弃了赶走女主人公的想法。

而同名短篇《地球上的绿色山丘》则讲述了一个外太空生活经验十分丰富的吟游诗人的故事。通过坑蒙拐骗,这位吟游诗人得以跟随各式飞船,游历人类在地球之外所建立的一个个殖民地,并以此为灵感来源写出一首首脍炙人口的流行曲目。

《太空司机》和《绅士,请坐》则分别描写了来往地月的定期航班飞行员和月球开拓者的故事。《太空司机》中的主人公作为定期航班的飞行员,堪称是维系地月运输通常的重要枢纽,而开拓时代初期飞行员的短缺,也让主人公常常奔波在航线之中,难以顾及自己的妻子和家庭。《绅士,请坐》的标题则来源于月球殖民地建设工程师们在加压隧道中遭遇意外,只能通过在屁股上涂凝胶然后坐在气孔上防止空气泄露的行为。

正是这一个个在昂扬向上的开拓时代中各自担任不同职责的小人物们的故事,未来史中所描写的未来社会才显得更加真实可信。无论格局大小,地位轻重,每一个人物和故事,都是未来史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那是历史,历史从来不会令人吃惊——在它成为事实以后。


海因莱因与《星船伞兵》

《星船伞兵》是一部富有思想性的小说,故事的发展过程中夹杂着大量的道德与政治讨论。海因莱因这部作品不仅流露出了作者对天赋人权的质疑,更描绘了一个只有被训练成一名军人才能成为“公民”的“理想社会”,以及一场灭绝性的战争。本书一出版便引起轩然大波。一些评论者认为,这简直是对民主政治的放肆挑战。海因莱因因此戴上了“法西斯主义”的帽子,这种批评的声音一直到海因莱因出版他的另一部重要作品《月亮是个严厉的女人》才渐渐消散。

海因莱因的后期作品证明,他并不是一个法西斯分子,而是一个深受进化论哲学影响的自由意志论者。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星船伞兵》的确流露出作者对暴力教育的崇尚(这对当时乃至当下的教育理论也是一种反动)。据说作者当初是将它纳入少年科幻系列来写作的,正是因为书中的暴力描写才使它最终以成人小说的形式被出版。

很多情况下,说一部作品富有思想往往意味着它读起来会很吃力,但《星船伞兵》却是个例外。海因莱因不仅酣畅淋漓地传达了自己的思想,更游刃有余地保持了故事本身的强大吸引力。主人公成长之路上的每一个脚印都会牵动着你的情感与神经,即使是那些讨论,也因观点新奇而别具魅力。因此,这本书虽然招来了很多批评,但它最终还是获得了1960年世界科幻大奖“雨果奖”。

——姚海军

  • 科幻作家/罗伯特_海因莱茵.txt
  • 最后更改: 2021/10/19 23:30
  • 127.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