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作家:童恩正

差别

这里会显示出您选择的修订版和当前版本之间的差别。

到此差别页面的链接

两侧同时换到之前的修订记录 前一修订版
后一修订版
前一修订版
科幻作家:童恩正 [2021/03/15 10:57] 河流科幻作家:童恩正 [2021/10/19 23:30] (当前版本) – 外部编辑 127.0.0.1
行 89: 行 89:
 “考古小说”不是一个严格的文学理论层面上的小说类型。之所以采用这个名称,不仅是因为据说童先生的上述作品当年曾经影响了一些年轻人选择考古学专业、并最终走上考古学研究的道路,更是因为透过这些引人入胜的故事,我们能够看到童先生对于考古学这门科学本身所做的思考——考古学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在不能做的事中考古学家又迫切地想知道什么。童先生用讲故事的方式对这些问题做出了回答。从这个角度说,童先生的“考古小说”不是把自己的考古经历作为背景和素材简单地“拼贴”、“植入”到叙事之中,而是把考古学的问题融入到虚构的故事中,以想象的方式实现了考古学家在真实的考古工作中不可能实现的愿望和梦想。需提及的是,作为考古学家的童恩正对西方考古学理论和科学成就有充分的了解,他本人也较早地意识到运用科技手段进行考古学研究的重要性。1973年,国外有学者使用计算机缀合甲骨碎片,几年后,童先生也运用计算机对安阳出土的数百片甲骨进行缀合实验并取得相当的成功。因此,当我们在小说中看到考古学家借助高科技手段解答考古学疑难问题时,也就不觉奇怪了。  “考古小说”不是一个严格的文学理论层面上的小说类型。之所以采用这个名称,不仅是因为据说童先生的上述作品当年曾经影响了一些年轻人选择考古学专业、并最终走上考古学研究的道路,更是因为透过这些引人入胜的故事,我们能够看到童先生对于考古学这门科学本身所做的思考——考古学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在不能做的事中考古学家又迫切地想知道什么。童先生用讲故事的方式对这些问题做出了回答。从这个角度说,童先生的“考古小说”不是把自己的考古经历作为背景和素材简单地“拼贴”、“植入”到叙事之中,而是把考古学的问题融入到虚构的故事中,以想象的方式实现了考古学家在真实的考古工作中不可能实现的愿望和梦想。需提及的是,作为考古学家的童恩正对西方考古学理论和科学成就有充分的了解,他本人也较早地意识到运用科技手段进行考古学研究的重要性。1973年,国外有学者使用计算机缀合甲骨碎片,几年后,童先生也运用计算机对安阳出土的数百片甲骨进行缀合实验并取得相当的成功。因此,当我们在小说中看到考古学家借助高科技手段解答考古学疑难问题时,也就不觉奇怪了。 
  
 +{{https://0gsf.net/img/uploads/big/157419400abeb91ca2682906360db375.jpg}}
  
 1961年,四川大学考古专门化首届(56级)毕业生与教师合影(前排左起第二人为冯汉骥先生,第三人为张勋燎先生,第四人为童恩正先生) 1961年,四川大学考古专门化首届(56级)毕业生与教师合影(前排左起第二人为冯汉骥先生,第三人为张勋燎先生,第四人为童恩正先生)
  • 科幻作家/童恩正.1615777067.txt.gz
  • 最后更改: 2021/10/19 23:30
  • (外部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