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叶永烈

叶永烈

叶永烈(1940年8月30日-2020年5月15日)汉族,浙江温州人,毕业于北京大学化学系。著名小说作家、历史学家、报告文学作家。上海作家协会一级作家、教授、上海文史馆馆员。早年从事科普科幻创作,笔名萧勇、久远、叶杨、叶艇,以长篇小说及纪实文学为主要创作内容。作品《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被选入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15课;其《床头上的标签》《炸药工业之父——诺贝尔》被选入北师大版语文教材六年级下册。曾任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委员、中国科普创作协会常务理事、世界科幻小说协会理事。

2020年5月15日9时30分,叶永烈在上海长海医院病逝,享年80岁。

人物生平

1940年,生于浙江温州

1951年(11岁),开始发表诗作。

1958年(18岁),开始发表科学小品。

1959年,在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第一部科学小品集《碳的一家》。

1960年(20岁),成为《十万个为什么》主要作者。

1961年完成《小灵通漫游未来》。

196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同年8月25日与妻子杨惠芬结婚。

1976年春,时任上海电影制片厂编剧的叶永烈发表了十年动乱后期第一篇科幻小说《石油蛋白》,标志着中国科幻在大陆掀起第二次高潮。

1979年3月,被文化部和中国科协联合授予“全国先进科普工作者”称号,获1000元奖金。

1981年,叶永烈任导演的电影《红绿灯下》获第三届电影百花奖最佳科教片奖。

1983年之后,开始由科普和科幻作品创作转向纪实文学的创作。主要新著为作家出版社出版的6卷本《叶永烈自选集》;此外,还有《毛泽东的秘书们》《陈云全传》《叶永烈采访手记》《星条旗下的中国人》《我的家一半在美国》等。

1984年出版《小灵通再游未来》,之后又出版了《小灵通三游未来》。

80年代初,科幻小说《黑影》最早在《羊城晚报》连载,影响很大,珠江电影制片厂打算改编电影。“清污”时《黑影》成为第一目标,连续被发表批判文章,尤其是《中国青年报》批判的文章达十几篇之多。决心不再写科幻小说,此后“胜利大逃亡”。

科幻小说《黑影》

1984年后成为专业作家,以写知名人物、高层人物、历史传记为多,人称“旧闻记者”

1989年被收入美国《世界名人录》,并被美国传记研究所聘为顾问。

1994年受聘香港文学艺术家协会荣誉会员。

2015年7月21日,光明日报科普专家委员会成立,叶永烈受邀担任光明日报科普专家委员会顾问委员。

2020年5月15日9时30分,叶永烈在上海长海医院病逝,享年80岁。

人物荣誉

1979年,获“全国先进科普工作者”称号。

1998年,获香港“中华文学艺术家金龙奖”。

1994年,受聘香港文学艺术家协会荣誉会员。

1998年,获香港“中华文学艺术家金龙奖”。

2005年10月,荣获中国首届“优秀传记文学作家奖”。

2015年10月23日,《名人传记》创刊三十周年座谈会暨《名人传记》十大优秀作家颁奖活动在郑州举行。叶永烈获评《名人传记》杂志社“十大优秀作家”。 [17]

2019年11月,第30届中国科幻银河奖上获《科幻世界》40周特别纪念勋章。

作品荣誉

叶永烈和《小灵通漫游未来》

《小灵通漫游未来》,科幻小说,获全国第二届少年儿童文学创作一等奖

《哭鼻子大王》(同名电影),长篇童话,获中国电影华表奖

《红绿灯下》,导演电影,获中国第三届电影百花奖

《借尾巴》,获1982年全国优秀少儿读物奖

《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报告文学,获1986年《北京文学》奖

《梁实秋的梦》获1988年中国潮报告文学奖

《傅雷之死》获第二届优秀报告文学奖,1998年获香港文学艺术中华金龙奖最佳传记文学奖

新版《小灵通漫游未来》于2002年12月获第十三届中国图书奖。

相关作品

叶永烈20岁开始写作,截至2018年1月,已经出版逾3500万字作品。

叶永烈对自己的创作做过一次数字总结:“前段时间我整理了我的科普作品,叫作《叶永烈科普全集》,有28卷,1400万字;我的纪实文学作品是1500万字;还有行走文学,《叶永烈看世界》21本,现在已经全部出版,500万字。”

2017年8月17日,四川人民出版社和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联合在上海举行《叶永烈科普全集》(28卷)新书发布会。逾千万字、共28卷的《叶永烈科普全集》,是叶永烈科普文学创作最完整的一次汇集,包括科幻小说、科学童话、科学小品、科普读物、科学家传记、科普创作理论等六大类内容。

在半个多世纪的创作生涯中,叶永烈本人建立了完善的个人创作档案,各种文稿、书信、照片、采访录音、笔记,作品剪报、评论、样书等均分类保存。叶永烈长期从事中国当代重大政治题材纪实文学的创作,积累了大量的档案和口述历史资料,形成了相当规模的“叶永烈创作档案”,成为中国当代历史研究的一批原始文献。作为最早采访傅家的作家,叶永烈藏有很多一手材料。在2016年接受澎湃新闻记者专访时,叶永烈曾说,这些东西已经不可复制,那么多傅雷的亲友也都过世了,“我把这些采访录音、资料都捐给上海图书馆,上海图书馆会进行数码化,以后供后人去听。”

长篇小说

从2015年开始,叶永烈从纪实文学转向长篇都市小说的创作。经过三年的努力,完成135万字的“上海三部曲”。这三部长篇小说,并无故事上的联系,而是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不同历史时期的上海。第一部《东方华尔街》,写当年“冒险家”的后代从美国重返今日改革开放的上海所发生的传奇故事;第二部《海峡柔情》,是上海、台北双城记,写“海峡两岸一家亲”的故事;第三部《邂逅美丽》,是上海、温州双城记,写民国时期动荡岁月的青春故事。这三部长篇小说每部45万字,分别从上海-美国、上海-台北、上海-温州的角度写上海,所以称之为“上海三部曲”。

长篇纪实文学

科普小说丛书

纪实文学集

中短篇小说集

红色三部曲

科普

传记

游记

人物评价/悼念

“‘为什么’这三个字也贯穿了我的写作方式。在写科普的时候,我更倾向于去写一些‘为什么’的问题,而不是‘是什么’的问题。单纯从个人角度来看,‘为什么’更代表了好奇心。好奇心是当年的《十万个为什么》带给我的,也是现在我最看重的东西。”——————科普工作者苏澄宇
“我当然知道2000年没有多么犀利和神奇,但我还是很谢谢他,哄得我一点都不害怕长大。——————”编剧史航
“叶先生的作品具有思想的深度与广度,可以与时代契合,甚至说是超越时代;作品内容通过想象力的张扬,有力地挑战了应试教育,丰富孩子们的精神世界,并推动中国科幻、科普作品走向全世界。悼念叶永烈老师。一生的科幻之路,与他的影响和扶持有关。期待老师走好。”——————著名科幻作家、南方科技大学教授吴岩
“在中国科普、科幻界,叶永烈曾是一个风格独特、广受瞩目的“主力队员”;在当今的纪实文学领域,他又是一位成就卓著、声名显赫的重量级作家。在“科”字轨道上运行、“十八般武艺”几乎样样涉足的“叶永烈”,跟那位在历史深处游弋探寻、写了许多名人传记的“叶永烈”,常常被误认为是同名同姓的两个人——作品覆盖范围之广、创作数量之多、产生影响之大,由此可见一斑。而他于中国科幻小说创作及其理论构建中所表现出的探索精神、开拓勇气和勤奋执着,亦在中国的科幻史册上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章。”——————中国科普作协副秘书长**尹传红**、科幻文学研究者徐彦利
台湾《传记文学》编者按曾这样评价:“作者是历史家,也是传记家,也是最有成绩的作家。”

作家访谈

新京报:从科普到电影,又到传记文学,你纵横的领域非常宽泛,这些“转型”是随遇而安还是别的原因?你个人更喜欢哪种生活?

叶永烈:我是一个比较喜欢尝试的人。除了你刚才说到的,我还写过相声,出过相声选集。我还写过诗,写过寓言。近年来,我主要写纪实文学,有人称我为“传记作家”。我觉得,作家就是作家,前面最好不要加定语。就像木匠,有时做桌子,有时做凳子,你不能说他是桌子木匠或凳子木匠。我最喜欢的还是当电影导演。我也喜欢写纯文学小说,因为写小说无拘无束,很“潇洒”。

新京报:你从小爱好文学,为什么报考北大化学系?学化学对你后来拍电影、当作家起了什么作用?

叶永烈:我当时很想报北大中文系,可这个专业每年只招50个人,还有一半是调干生(即在报社工作一段时间后直接入学者)。我姐姐是念化学的,所以我选择了北大化学系。父亲听说我考化学系很高兴,说将来可以做雪花膏、做肥皂什么的,总有一碗饭吃。后来我才体会到,这是“曲线救国”。因为北大化学系每周上课只有两天半,我有大量时间看别的书,写杂七杂八的文章。我要是上中文系,就写不了《十万个为什么》,也写不了《小灵通漫游未来》。化学是一种实验性很强的科学,事实是最高法庭,我现在写纪实文学,追寻的也是事实真相,我会在写作中自觉进行科学的推演。我还会加注这是几月几号的谈话,这样做纪实文学的作家并不多。

新京报:如果你后来一直从事化学研究,你认为自己会做出成就吗?

叶永烈:会。其实我非常喜欢化学,动手能力也很强。我的毕业论文发表在《化学学报》上———你可以知道我当时的水平。我的老师李安模对我很器重,他后来当过北大的副校长。

新京报:在从事纪实文学前,你还做过电影。大学时你似乎没为自己制定些人生规划?

叶永烈:我写作无计划,人生也无计划,总是审时度势来定,可能我的选择都很勇敢。我毕业后被分配到了上海仪器研究所,只待了一个月就跳槽到了上海科学教育电影制片厂———当时,他们正把《十万个为什么》搬上银幕,名为《知识老人》。我们的系主任严仁荫教授说,我白教你了!还有很多同学骂我是化学系的“叛徒”。但是我觉得这是一个好事情。

中国缺乏科幻大师

记者:现在很多人出书都很容易,图书市场的书也参差不齐,进入读者视野的书多了,同时选择也难了,你是怎么看待这种现象的?

叶永烈:我一直关注着国内的图书市场,连续12年都去参加全国书市。现在中国一年出版27万种图书,也成为出版大国。书多显示出文化繁荣,但在书海中,能真正留下来的才是精品。时间就像一面筛子,可筛去平庸,留下精华。我一直提倡作家写书要写成青铜雕刻的作品,经受历史的考验,不要写冰雕式的作品。

记者:中国当前的文学界,科幻文学是薄弱一环,包括各大文学奖和文学排行榜都鲜少见到科幻作品的进入,你认为原因在哪里?

叶永烈:目前新生代的科幻小说家中,虽有不少不错的作品,但缺乏有影响力的大家,科幻小说的号召力也在减弱。从生存环境上看,在我国,科幻文学一直没有得到真正的重视,主流文学界看不起科幻文学,觉得它是属于通俗文学,而科学界则认为科幻文学是想像出来的,没有科学依据,科幻文学便在“夹缝”中求生存;从科幻作家本身来看,我认为,中国至今没有科幻大师。成为科幻小说作家要求相对高,需要具有三个方面的因素:科学知识、文学素养、大胆的想像力,这三个方面缺一不可。

记者:在你看来,在中国,什么样的标准才能称得上科幻大师呢?

叶永烈:我在美国的时候看到书店里有一大排的科幻作品,我在想,如果中国有一位科幻小说作家的书能在被翻译成英语,也在美国的书店里有一大排的位置,那就能说明这位作家是大师。中国科幻需要走向国际。各国都有自己的科幻大师,这方面我们中国仍需努力。

记者:现在的玄幻小说发展的很快,但是总体质量不高,真正能让读者认可的很少,你怎么看玄幻小说

叶永烈:我也注意到这种现象,玄幻小说的确很多人在写,而且多半是网络写手。玄幻小说的入门门坎比较低;科幻小说还是要有科学根据的,虽然其中也有大量的想像力,但是以科学为基础的,而且能让读者对科学产生浓厚兴趣。比如《诛仙》等有些玄幻小说还可以,但是有一些就有点荒唐。

记者:如今以韩寒、郭敬明为代表的“80后”作家已经崛起,你是如何评价这一批作家呢?

叶永烈:郭敬明的《幻城》我看过,写的还可以,语言构思都有意思。他代表的是新一代人的思维方式。在我看来作品是人生经历的反映。作家首先是思想家,思想的深度决定了作品的深度,因此作家要善于思考和观察。对于年轻的作家,我持鼓励的态度,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会越来越成熟,因此体现在作品中的东西也会越成熟。

人物轶事

与杨奔

11岁时(1951年4月28日),叶永烈发表在《浙南日报》(《温州日报》前身)的一首小诗,短短的70个字“豆腐干”开启了他的文学梦想。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叶永烈的科幻小说占据了中国的半壁江山。无论他走到哪里,身边都带着那封《浙南日报》编辑部来信。上世纪八十年代,时任上海科教电影制片厂编导的叶永烈接受《浙南日报》记者许岳云的采访。末了,叶永烈复印了那封信,托许岳云回乡寻找写信人。后来得知,曾经的《浙南日报》副刊组负责人杨奔,便是当年那封《浙南日报》编辑部来信的执笔人。此后,鱼雁往返,杨奔与叶永烈建立起深厚感情。

2003年11月,叶永烈应邀回温作讲座,吉林卫视摄制组跟踪拍摄《回家》节目。摄制组和叶永烈来到温州日报大楼,拨通了杨奔先生家的电话。《回家》摄制组拍摄了通话的全过程,没想到,这成为杨奔留下的最后的声音……叶永烈在杨奔去世后写下了这样的挽联:“亲手扶我踏上文学路,甘露润苗永记启蒙情。”

与妻子杨惠芬

叶永烈和杨惠芬,是浙江温州同乡,都出身于书香门第,父辈之间有交情,算是“门当户对”。

杨惠芬高中毕业后却因家庭出身不好未能跨入大学之门,当了一名中学教师。叶永烈考入了北京大学化学系。

1962年8月15日傍晚,叶永烈来到离家大约十来分钟路的杨惠芬家“相亲”。

1963年夏,叶永烈大学毕业,分配在上海电表仪器研究所工作。8月25日,杨惠芬梳着一对乌亮的长辫子,穿着花衬衫、墨绿色长裤,在亲友的陪同下,来到叶永烈家,与之结婚。

1964年,杨惠芬调到上海工作,他们买下了桂林路漕溪567号这间仅有12平方米的小平房。从此,他们在这简陋的小屋里度过了16载寒暑,养育了两个孩子。业余时间,他们共同署名在《新民晚报》上连载的《元素小传》,其它散见于各报的几十篇科学小品也是他们合作写成的。可后来怎么却不见杨惠芬的名字。 “风暴”来袭,抄家,给叶永烈夫妇精神上以沉重的打击。叶永烈被迫去了奉贤“五七干校”劳动改造,直到3年后杨惠芬生第二个孩子时,叶永烈才承蒙“照顾”返回城区,在上海电影制片厂一边劳动改造,一边照顾妻儿。

1973年后,他陆续出版了10本书,当时取消了稿酬,叶永烈除得到一些样书外,买笔墨、买稿纸、买资料的费用都是他们从牙缝里挤出来的。当时,两个人菲薄的收入,要抚养两个孩子,还要供养两家老人,经济十分拮据。有时外出,饥肠辘辘,也舍不得买个烧饼吃。然而,在风风雨雨的洗礼中,他们的心贴得更近,他们的爱情更加坚贞。

1977年,《光明日报》、《文汇报》、《人民日报》先后在头版头条或显要位置发表文章,称赞叶永烈在逆境中坚持创作,为少年儿童提供了丰富的精神食粮。 《光明日报》在配发的社论中还号召知识分子向叶永烈学习。叶永烈获得1000元人民币的奖励,并指示有关部门给叶永烈提供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以促使他更好地进行创作。在方毅副总理的关心下,叶永烈搬进了漕溪新一套二室一厅的新居。在新居室里,叶永烈以每年出版10本书的速度写作。从科学幻想小说到科学家传记,从科学文艺转入传记文学,从冠军文学传记到音乐家传记再到政治家传记……

在家里,杨惠芬是“总理”,柴米油盐酱醋茶,缝补浆洗,她几乎全部包揽;相夫教子、侍奉高堂;杨惠芬还是“秘书”,接待客人,接听电话,收发邮件;杨惠芬还是叶永烈作品的第一读者和评论员兼校对员。她不厌其烦地帮助叶永烈整理资料,抄稿描图,推敲校改。她总要直言不讳地发表自己的评论,往往对他的创作颇有影响。

他们就像叶永烈在结婚20周年之际写给妻子的《长相知》一样:“长相知,不相疑。你信我,我信你。长相知,不相疑。同携手,求真理。长相知,不相疑。共白头,终如一。”

理工男

他写作生涯中极其重要的另一块拼板,恰恰与现实密切关联——通过自己的眼睛、脚步和纸笔,他以报告文学的方式关注着世界上发生过和正在发生的许多重要场景。

由于自己是学理工科出身的缘故,所以他的动手能力特别强,每次出门,他都要背着一个大大的包,那里面有录音机、小型摄像机、还有两部照相机,其中一部是数码相机。这所有的一切,都是为了把他所去往的大千世界真实记录和刻写下来。

他曾以一系列的“行走文学”,为人们带来遥远他乡的旅途纪行,也为本报撰写过一组特稿,带来了“哈利波特”系列电影在美国首映时的盛况。而在《行走美国》等书中,他则真实地记录了他在美国采访和家居生活:在费城马思聪女儿家过圣诞节、感受到海外赤子浓浓的思乡情、美国市场上随处可见的中国制造的商品、中美两国人民住房观的差异、米老鼠的故乡、影城好莱坞和赌城拉斯维加斯、夏威夷的旖旎风光……这些细节逼真、角度新颖的游记令人读起来常常会有耳目一新之感。

电影《载人航天》

当时叶永烈写了一个拍摄提纲寄给七机部(航天工业部)。后来钱学森(时任航天工业部副部长)告诉他,中国从1971年就开始训练自己的宇航员了,叶永烈问我们能不能去拍宇航员训练?钱学森说可以,这在他的管辖范围之内。后来叶永烈出版《飞天梦———叶永烈目击中国航天秘史》一书需要报审拿出了当时的一些照片,国防科委的审查人员都很惊讶,因为他们都不知道1979年我国就在训练自己的宇航员。

当时,叶永烈用肖勇的笔名在《科学生活》杂志上写了《载人航天》拍摄散记,配了几张宇航员训练的照片。本来没人注意,可《文汇报》、《解放日报》、《上海科技报》在同一天转载了这篇文章,一下子就轰动了。各国通讯社都发表文章说中国宇航员即将上天。事情还惊动了邓小平。加上当时百废待兴,相关研究被推迟,所以《载人航天》第三部(前两部已公映),主要是训练宇航员的内容,被推迟上映,到现在也没有放出。

写作特点

中国作家里同时能把童书与历史纪实文学写得出色的作家并不多,因为这完全是两种不同的创作思维,在写童书的时候叶永烈是充满想象力并且带有孩子气的,而写历史纪实文学的时候,他又是凝重的、具有思辨力的。据说他给历史人物写传记选择标准之一是,传主得是“高知名度、低透明度”,在处理人物传记的真实性与可读性方面,叶永烈找到了专属于自己的写作策略与表达空间。1500万字纪实文学作品的产量,为后来的读者留下了了解诸多历史人物的一个入口。

作为一名作家,叶永烈在写作题材上的广度、写作领域的宽度、写作占位的高度上,都是值得研究的,他超凡的创作激情以及令人惊讶的作品产量,使得他与同时代作家显得不一样。这样的作家,以后恐怕很难再出现了。

对于多数读者而言,写了一辈子的叶永烈,写得最好的还是科幻小说与历史纪实文学。在世的时候,他已经打通了两种写作形式的边界,找到了最适合自己的话语方式。如今他告别了这个世界,给人的感觉是,他放下了笔,坐上了一辆时空穿梭机,穿梭于无尽的科幻世界与永恒的历史天空。

写作习惯

在长期的写作中,叶永烈养成了思路通畅,一气呵成的习惯。其绝大部分作品都是一次性写成,很少有写了一半重新再来的。

九字方针

写作坚持“九字方针”——“大题材、高层次、第一手”,自称写传记作品三十余年,“从不东拼西凑”。

传主原则

叶永烈选择传主,有三原则

还有一个条件是能够采访传主本人,如果传主去世或者传主无法采访,但是能够采访深知传主的人。他不写那种根据资料拼拼凑凑的作品,更不写“复述”式的作品。写作,已经成为叶永烈生命的一部分。在他看来,作品是“凝固的时间”、“凝固的生命”

参考资料